【人情世故】 該不該給小費

文/賽夏客 |2023.06.16
938觀看次
字級

文/賽夏客

兩年前,老媽行動不便後,便拒絕兒女包壓歲錢給她;理由是吃穿不愁,身上有錢又有何用?與其說老後豁達、看淡一切,不如說她認為來日不多,錢財帶不走,又何必增加子女的負擔。

然而,過年習慣給長輩添福添壽的我,心裡總是忐忑不安。不能噓寒問暖,也無法經常回去探望,只有過年表達一下心意卻不可得,面對一個頤期的老媽,總是不知如何投其所好,甚感無奈!

疫情期間,因無法聘僱到看護,娘家兩兄弟輪流照顧;老人家居無定所,每換一戶就得重新適應新環境;年輕人尚且難以承受,何況是百歲人瑞呢?因而生了一場大病。年後,終於找到印尼來的看護,是一個反應遲緩、語言不通的中年婦女;她生長在困蹇封閉的環境,衛生習慣差,如給老人喝的開水怕太燙,就用手指伸進去試水溫;又把母親洗臉的毛巾,一併拿來抹馬桶的水漬……實在傷腦筋。但是看護難求,雇主只能身兼家教,拉近彼此的認知。

心想:「女兒無法隨侍在側,若是她能侍親如母,不也是一大福音嗎?但怎麼做才能打動她的心?」有了,給小費搏感情。於是,年前換了一疊百元現鈔,給媽媽當小費。可是老媽意志堅定,紅包像燙手山芋被推來推去。

最後我才說:「我把錢換成百元鈔,目的是希望您適時獎勵您的看護。年紀大了,總是有許多事情要麻煩人家,可能造成她額外的負荷,給一些小費,不也是體諒與感謝她的辛勞嗎?而且這點心意對她拮据的生活不無小補。」

媽媽終於開竅了,欣然接受我的紅包,放在枕頭下,算是女兒求神拜佛安了「太歲」的心,同時也讓飄洋過海的異鄉人獲得善意回報。可是,當朋友聽到我兩全其美的想法,卻持不同意見,說她媽媽在安養院,家人為她準備的小費通通被院方制止,認為會破壞院內規矩。

其實,問題不在於給不給小費,而是在團體中會產生分別心,你有我沒有,計較起來就沒完沒了,當然不能比照辦理;但是在家中,只有主顧一對一關係,看護終年替雇主服務,雖然領有固定的薪水,但是看護的範圍很難界定,超出範圍時給個小費,也是人之常情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