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蟬聯10大死因之首 肺癌最致命 陳玲芳 |2023.06.12 語音朗讀 250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2022年十大癌症死因順位,與2021年相同,肺癌依然排第一、堪稱最致命。圖/123RF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衛福部統計處今公布2022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惡性腫瘤(癌症)仍居冠,其次為心臟病,新冠病毒首度擠進前10,從前一年排名19躍升至排名第3。十大癌症死因順位同2021年,肺癌依然「最致命」。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表示,癌症時鐘每年都在「往前撥」,去年較前年又快轉了3秒,癌篩人數相較於2019年則下降了14%,亦即約有72萬人中斷篩檢,大腸癌下降13.5%最多。她呼籲民眾,在疫情解封的今日,應注重篩檢規律性對於健康的保護。衛福部統計處指出,受新冠疫情及人口老化影響,去年死亡人數較前年增2萬4266人。十大死因死亡人數合計15萬7267人,占總死亡人數75.5%,與前年相較,去年死亡人數均呈增加,年增率以新冠病毒最為顯著。與前年相較,去年死亡人數均呈增加,年增率以「新冠病毒(COVID-19)」最為顯著。圖/pexels2022年十大死因依序為:(1)惡性腫瘤(癌症)、(2)心臟疾病、(3)新冠病毒(COVID-19)、(4)肺炎、(5)腦血管疾病、(6)糖尿病、(7)高血壓性疾病、(8)事故傷害、(9)慢性下呼吸道疾病、(10)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與前年相較,去年死亡人數計20萬8438人,較前年增加2萬4266人,增加13.2%,主要受新冠疫情及人口老化影響。若就年齡別觀察,1-24歲死亡人口以事故傷害居死因首位。25-44 歲以癌症與自殺居前2名,45歲以上則以癌症與心臟疾病居死因前2名。2022年十大癌症死因順位同2021年,依序為(1)氣管、支氣管和肺癌;(2)肝和肝內膽管癌;(3)結腸、 直腸和肛門癌;(4)女性乳癌;(5)前列腺(攝護腺癌):(6)口腔癌;(7)胰臟癌;(8)胃癌;(9)食道癌;(10)卵巢癌。國健署呼籲民眾,在疫情解封的今日,應注重篩檢規律性對於健康的保護。圖/pexels新冠病毒死亡人數為1萬4667人,年齡主要分布在65歲以上,占8成6。死亡年齡中位數為82歲,較去年增加10歲。賈淑麗表示,癌症已經41年蟬聯十大死因之首,因為癌症死亡人數是5.1萬人,去年又上升2百多人,死亡上升比較多的包括大腸癌、胰臟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大腸癌是蟬連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賈淑麗表示,乳癌和子宮頸癌篩檢部分,疫情趨緩後有回穩,但口腔癌和大腸癌回穩速度較慢,呼籲符合資格者踴躍篩檢。外界關切新冠疫情導致超額死亡,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今年超額死亡約有6成4來自新冠肺炎,3成來自非新冠死亡。預估到今年底新冠仍在10大死因之列,但名次會降到第6或7,於高血壓和糖尿病之間。 前一篇文章 坐太久、吃太鹹 讓你又「水腫」了嗎 下一篇文章 多汗症嚴重影響生活 交感神經手術根除 熱門新聞 01中職明星賽 挑戰8萬觀眾紀錄2025.07.1802響應跨宗教慈善 多倫多佛光人高空跳傘2025.07.1703【時光重逢】穿過時光,看見日清晏蜓2025.07.1804【視覺美學】快門下的詩意 人間萬象無遠弗屆2025.07.2005日光寺佛光寶寶祝福禮 祈願孩童平安成長2025.07.1706愛護地球 北海道場健走、淨灘2025.07.1707佛光菁英幹部培訓 精進信願行2025.07.2108如是說2025.07.1709【文學天地】春花秋月何時了 2025.07.1810穿「樂」時空相遇 台北道場音樂弘法2025.07.1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預防熱傷害 孩童多補水休息大暑養生健脾養胃 吃深綠色蔬菜退火鏡像手機器人 中風患者復健幫手進食細嚼餐後不平躺 有效改善胃食道逆流嘉榮日光園地 陪伴精神病友防夏季冷氣病上身 喝溫開水清熱袪溼 作者其他文章預防熱傷害 孩童多補水休息大暑養生健脾養胃 吃深綠色蔬菜退火左腦爸爸VS.右腦女兒 陳建仁與陳怡如的生命交響曲內湖健走教室 實踐預防醫學吃對碳水化合物飲食 全穀雜糧助健康長壽身障兒夏令營 學做自己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