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夏季冷氣病上身 喝溫開水清熱袪溼

 |2025.07.17
173觀看次
字級
夏季預防冷氣病,可多喝溫開水,且勿猛灌冰飲,尤其是含糖飲料,反而容易流失水分。圖/123RF

【本報台北訊】炎炎夏日,高溫發威,近期颱風、雷雨多,氣候更加潮溼悶熱,不少人會長時間待在冷氣房解熱。中醫師張家蓓提醒,夏天頻繁進出冷氣房,忽冷忽熱的溫差,容易導致體溫調節及排汗功能變差,身體難以散熱,進而引發「冷氣病」,出現頭暈、頭痛、疲累、四肢無力等症狀。治療以辛溫解表為主,建議多喝溫開水,或飲用補氣茶飲,可幫助清熱袪溼。

夏天真的好熱,沒有冷氣簡直狂飆汗,但是一直猛吹冷氣,則容易引起頭痛、肩頸痠痛等問題。張家蓓表示,從中醫的觀點來看,冷氣病的症狀跟「陰暑」一樣,易出現頭暈、惡心、四肢無力、食欲不振、腸胃不適等症狀,也就是類似感冒但沒有呼吸道症狀。

喝水少量多次 慢慢飲用

「長時間待在冷氣房或是頻繁進出室內外,會讓身體調節溫度的機能出問題,暑氣蓄積在體內散不出去,有愈來愈累的感覺。」張家蓓說,「陰暑」是汗排不出去,身熱無法有效散發,所以要增加發汗的機會,多喝溫開水,或是補氣的黃耆茶或黃耆水,有助補氣生血。

喝水很重要,不論是預防熱傷害或是防止血液黏稠,張家蓓提醒,正確喝水方式是「少量多次、慢慢喝」,夏天一日飲水量可以自身體重乘以四十計算,如體重為五十公斤者,每日攝取至少約二千西西的水。另外,總攝水量的三分之二建議在傍晚五點前喝完,才不會累積在晚上,導致水腫及夜尿。

天氣熱,有些人會飲用含糖飲料取代開水,張家蓓說,這不僅無法真正補水,甜食飲料容易產生「溼」,而溼氣過重會變成「痰溼體質」。有些人認為「喝茶也算補水」,但其實濃茶含有咖啡因,具有利尿作用,可能會讓身體水分流失,增加脫水的風險。

含糖飲料 不宜取代開水

「如果覺得白開水沒味道、喝不下,可以泡檸檬水、淡茶或加薄荷葉,喝起來有清涼感。」張家蓓建議,少吃會讓身體產生寒溼的冷飲和冰品,即使待在冷氣房,也要補充足夠水分,千萬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口渴」其實是身體脫水的警訊。

針對夏日可多食補氣的食材,張家蓓推薦可多吃空心菜、菠菜、莧菜、地瓜葉、芥藍菜等深綠色蔬菜,具有消暑退火功效,其多種維生素有助於抵抗腸胃炎、熱傷害等夏季疾病。

如何預防冷氣病?

1.準備一件薄外套,避免冷氣直吹頭部,抵禦寒氣的侵襲。

2.從戶外進入冷氣房時,先擦乾汗水,或是先穿上薄外套,讓身體保持溫暖。

3.多喝溫開水,不要再一直猛灌冰飲,尤其是含糖飲料,反而容易流失水分。

4.室內可以保持空氣流通,開窗讓新鮮空氣進入,降低二氧化碳濃度。

夏日補氣飲品 黃耆養生茶

藥材:黃耆四錢、紅棗三錢、枸杞三錢。

作法:

1.用一千西西水量,放入藥材後小火煮沸約三十分鐘。

2.可以另加菊花數朵,增添風味也清熱解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