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百歲

文/鄭秉吉(馬來西亞《東方日報》、《南洋商報》專欄作家) |2023.06.08
1001觀看次
字級

文/鄭秉吉(馬來西亞《東方日報》、《南洋商報》專欄作家)

有人問老者年齡,老先生說他才四歲。看到對方一臉狐疑的表情,老先生才說:「說來慚愧,我的實際年齡是八十歲,過去多年我渾渾噩噩過日子,我真正的人生是從四年前修學佛法開始。在過去四年,我才懂得追求人生的真理,我認真過日子,從善助人,服務大眾。我現在才體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所以我總覺得自己才活了四歲。」

星雲大師在多年前說,人人都應該創造「三百歲」的人生;大師說,如果我們能發揮生命的潛能,我們可以創造大成就。大師本身是很好的寫照。大師以九十七歲圓寂,大師一生著作等身,作品輯成《星雲大師全集》395冊,這是很多人窮其一生也無法閱讀完的書量。

大師一生沒有放過假,沒有暑假和寒假,甚至假日比別人更忙碌,他分秒必爭。無論在汽車,火車或飛機上,大師都精進的辦公、寫作和閱稿。

大師的勞動量等於五人,以六十歲的生命來計算就有三百年。大師說三百歲不是等待來的,也不是靠投機取巧來的,而是勤奮創造出來的。大師經常警惕自己:不要做四歲老翁,而應該立志過「三百歲的人生」。

退而不休 精進一生

最早主張人生三百歲的是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他終身孜孜不倦,勤奮工作。

除了在電器行業有非凡的成就,他在八十五歲時毅然捐出一百二十億日圓成立「松下政經塾」,為日本政經界培養有奉獻精神的下一代。他的精神和理念更是影響全球,貢獻很大。

在星雲大師和松下幸之助的字典裡,沒有退休這個詞彙。他們終身在各自的領域奮鬥多年,一直到生命最後一刻。1985年,星雲大師正值五十八歲之年卸下佛光山住持的職位,他依組織章程宣布退位,傳位給大弟子心平和尚。退位後的大師並沒有退休,他接著創辦國際佛光會,全力推動佛光山在全球的發展。他們兩位賢士大德在退休後的三十餘年所創造的輝煌成就,比卸位前還要重大。這是給我們凡夫俗子很好的啟發!

有人說,這個時代是屬於年輕人的,這只說對了一半,這時代也是屬於年長者的,只要我們還保有奮鬥的心,只要我們不和社會脫節,不放棄,與時俱進,積極投入,我們依然可以在這個時代扮演重要的角色;六十歲過後的人生依然可以創造奇蹟,我們不需要放棄我們的參與權。

當年如果星雲大師和松下幸之助在六十歲就退休,留守家居安養天年,或含飴弄孫,這個世界就不會有讓後人仰望的星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