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正道(1)

星雲大師 |2006.02.03
1609觀看次
字級

佛陀成道之初,即為眾生開示八種轉凡成聖,通向涅槃解脫的正確修行方法,稱為「八正道」,分別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如果能依此八正道修行,就能降伏煩惱,獲得安樂。身處現代化的社會,做人處事,經常會遇到許多問題,在此也提供「新八正道」,作為行事的方向準則:

第一、發心:發心的人,表示富有;貪心的人,表示貧窮。尤其發心是肯定自己的最大力量。地上髒了,我發心掃地;房間亂了,我發心整理。你有困難,我發心幫你把工作完成,你有急難,我發心助你一臂之力。發心,表示我有力量去承擔、去完成所做的事情,內涵、意義、品質就都不一樣了。

第二、思惟:文章要組織思惟,才能完成;畫作也要布局思惟,才能呈現。思惟是行動前的重要功課,思惟是驅動實踐的主要力量,你思惟想要作什麼,就會朝那個方向去付出努力。因此,我們要自我訓練正確的思惟,能夠正確思惟會意,做事才能靈巧,做人才能通達。

第三、安住:小鳥有巢可住,烏龜有殼可住,有人身住高樓不能安心,也有人蝸居丈室不覺簡陋,到底人安住在那裡?世間人把自己住在聲色貨利裡,住在功名權力裡,這些外在的東西,時刻都在變異,那裡能叫人安住?慈航法師說:「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人若能肯定自己,自覺心安,不被五欲六塵的境界牽著鼻子走,那麼管它東西南北,心自然能安住了。

第四、滿足:人的欲望無窮無盡,在這世間,大家爭求著財富、名色、自我的欲樂,對欲樂中隱藏的痛苦經常無法克服,也無法捨離。滿足,正可以幫助我們昇華欲望、轉化欲望。有一顆滿足的心,吃飯,不一定要山珍海味,睡覺,不一定要高廣大床,人我之間,也不一定要你爭我奪,徒生嫌隙。一個滿足的人,就不會為欲望牽累,身心自然獲得自在。

風起了,浪也跟著起了;風動了,幡也跟著動了;我們的心起舞、波動,生活也會紛紛擾擾、坐立不安。如何有個正道安全行走?以上這四個方法可以參考。

第一、發心,
第二、思惟,
第三、安住,
第四、滿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