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就任總統,台北的天空艷陽高照,象徵台灣新生,而他的就職演說有關兩岸部分,釋出善意,兩岸八年來的風風雨雨,也有望雨過天青。
馬總統在就職演說中,有關兩岸方面提出三項重點:
一是兩岸和平共榮。馬總統盼兩岸能抓住當前難得機遇,共同開啟和平共榮的歷史新頁,並說「繼續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盡早恢復協商」,為復談奠定良好契機,七月周末包機、陸客來台兩項政見兌現的可能性大增。
二是和解休兵。馬總統強調,唯有台灣在國際上不被孤立,兩岸關係才能穩定向前發展;在兩岸或國際雙方都應該「和解休兵」,特別是在國際組織及活動中,相互協助、彼此尊重。
三是兩岸最終解決是靠人民。馬總統提及最終解決的關鍵並非主權爭議,而是生活方式與核心價值,他期盼中國大陸能繼續走向自由、民主與均富大道,為兩岸關係長遠和平發展,創造雙贏歷史條件。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認為,和平與發展是兩岸關係主軸,而馬總統主張兩岸和平共榮,提出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並表達願提供四川震災即時援助。馬的善意,北京感受得到,馬的五二○演說已為兩岸接觸對話營造良好氛圍。
展望今後兩岸關係發展,一是復談可期,台海上空陰霾將撥雲見日。胡錦濤揭示「九二共識」是兩岸復談基礎,馬總統在就職演說中亦表達要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盡早復談,兩岸高層達致相當共識,接下來兩岸間無謂爭議即可擱置,從而朝向共創雙贏而努力。
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將於二十六日訪問大陸,首要目標正是為兩會復談舖路,同一天海基會將改組,江丙坤就任董事長,六月上旬亦將到北京訪問,啟動兩會復談,協助馬蕭政策逐步落實。
不過,兩岸外交休兵卻有待觀察。就在馬就職前一天,北京悍然封殺我加入世界衛生大會(WHA)觀察員案,北京外交部直指台灣不具備加入WHA,或以觀察員身分參與大會的資格,為兩岸和解休兵埋下陰影。
馬英九提出和解休兵,是希望雙方共同貢獻國際社會,而非惡性競爭、虛耗資源,他還表達,將與大陸就台灣的國際空間進行協商;行政院長劉兆玄稍早接受日本媒體專訪時,亦表示將調整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一事,因為這對台灣無益,且無法獲得國際廣泛支持,必須以務實方式推動。
台灣新政府已伸出和平橄欖枝,接下來就看北京如何接招回應。
其次,兩岸終局不急於一時,由兩方和平競賽;馬英九稍早接受美聯社訪問時表示,兩岸統一在我們這一生不太可能,連要看到統一談判都很難。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幾年前訪問台灣時曾說,全世界沒有一個地方像台海一樣,既有強烈政治衝突,經濟又能密切合作,兩岸問題是非常獨特的政治問題;他認為,只要讓經濟部分增大,就可讓政治分歧減少,如果沒有政客們搞糟,「你們會解決這個問題」。
馬總統在演說中揚棄主權之爭,排除官方爭奪所謂正朔大位,兩岸在「不統、不獨、不武」下,進行一場馬拉松的和平競賽,由人民來選擇生活方式與核心價值。正如馬所言,以世界之大、中華民族智慧之高,台灣與大陸一定可以找到和平共榮之道。
韓劍華(北市/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