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小天地】晏殊〈浣溪沙〉

文/嚴崑晉 |2023.05.16
2474觀看次
字級
圖/塔可

文/嚴崑晉

晏殊〈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一曲新詞酒一杯」,這是一般官僚士大夫春日賞景、對酒聽歌的生活。在這輕鬆安閒的當下,觸發了詞人對過往相似場景的追憶:「去年天氣舊亭台」,去年也和今年一樣的天氣,一樣的亭閣樓台,一樣的清歌美酒。然而,在這似乎不變的表相之下,詞人隱隱約約感覺到有些變化,以致於在欣賞眼前暮春落日的美景時,不由自主的從內心發出這樣的喟歎:「夕陽西下幾時回?」這並不是說再也看不見夕陽西下的美景。太陽下山明日依舊東昇是不變的規律,只是明日夕陽西下的景色,或許因為天氣不好而看不到,即使見到,還會和今天的一樣嗎?以此類推,去年的天氣、亭閣樓台、清歌美酒,還會和今年一樣嗎?

詞人意識到隨著時光的流逝,與此相關的一連串人事物也將會隨之遷改,這一切是無法阻止、無法重複的。這樣的體認與唐代劉希夷〈代悲白頭翁〉詩句中的意蘊相同:「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只是在表達上不像劉氏那般直接,而是用「幾時回」的提問方式,含蓄委婉的提出對美好事物能否重現的懷疑,又在語意當中隱隱寄託著對美景再現的期盼。

下闋詞的第一句「無可奈何花落去」,將上闋即景興感、物是人非的悵惘心情道出。「花落去」,花的凋殘說明著春天的消無、時光的流逝,也像是那一去不復返的青春,像是那無可回復的童心;而花的一開一落,更是讓人聯想到歷史上許多一興一亡的事蹟,所以面對著眼前景,詞人以「無可奈何」表達出自然規律的無情與不可抗拒,再怎麼惋惜、流連,也無濟於事。

但詞人並不因此沉溺於悲愁之中,他在無可奈何的凋衰消逝中,看見了令人欣慰的景象:「似曾相識燕歸來」。秋去春來的燕子翩翩歸來,像是去年在這裡築巢的舊時相識,回來尋訪曾經認識的人、到過的地方,是這般的有情而令人感到窩心。於是,「花落去」、「燕歸來」的眼前景,在虛詞「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的聯繫之下,無情對照有情,惋惜與欣慰交織,從中透顯著某種深刻的哲理:美好的事物必然會消逝,無法阻止,但在消逝的同時,仍有美好的事物重現,世間不會因此而變得虛無,只是這種重現不等於一模一樣,不過「似曾相識」罷了。這首詞即因為「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一對句而出名。不僅用虛字構成工整的對仗,而且造語工麗奇巧,音調諧婉,且有著耐人聯想的充實內容與深刻的哲理,成為晏殊的名作之一,傳誦至今。

「小園香徑獨徘徊」,末句寫著詞人獨自在落英繽紛的小路上來回走著,彷彿沉思著求索隱藏在現象背後的答案。這首詞就在這裡打住,不透露到底想到些什麼,得到什麼答案。或許,整首詞所抒寫的情事與景物,都是詞人沉思的內容與體悟,如此一來,末句既是終點也是起點,就像是一場進行式,等著你一起來思索,尋找答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