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臨絕種鴨嘴獸 睽違50年重返澳洲皇家國家公園

 |2023.05.15
2337觀看次
字級
在街道上發現的幼年鴨嘴獸 (Ornithorhynchus anatinus),由國家公園和野生動物保護局的工作人員拯救,並放生到麥格理河。圖/ 擷取自NSW網站、 M Bannerman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嘴巴扁扁、毛色又黑又亮的鴨嘴獸,是澳洲的特有種動物。只是近年來受到乾旱、極端氣候等因素影響,鴨嘴獸的棲地跟數量大幅減少,快要瀕臨絕種。而在澳洲保育團體還有政府,攜手合作努力之下,鴨嘴獸睽違50年,重回新南威爾斯的國家公園,朝復育目標更邁進一步。

嘴巴扁扁毛色烏黑亮麗的鴨嘴獸,從白色袋子中爬了出來,馬上走到岸邊後跳進水裡游泳,澳洲皇家國家公園已經等待這刻50年了,新南威爾斯大學研究人員比諾說:「今天是歷史性的一刻,我們現在在(澳洲)皇家國家公園,重新引進鴨嘴獸,牠們已經50多年沒在這裡出現了。」鴨嘴獸屬於兩棲類,是澳洲非常有指標性的動物,但是受到乾旱河水污染,還有極端氣候等因素影響,新南威爾斯大學的調查顯示,過去30年來鴨嘴獸出沒的次數,減少了將近3分之1,棲息地減少了約4分之1。

新南威爾斯大學研究人員霍克說:「重新把鴨嘴獸引進國家公園非常有意義,也希望透過野放鴨嘴獸,推廣乾淨河川的重要還有保護河川。」在當地政府研究機構還有保育團體的努力下,之後還會 再 野放6隻鴨嘴獸到國家公園,鴨嘴獸夜晚大多都待在水中,研究人員在晚上要尋找牠們,還得特地開船出來,新南威爾斯大學研究人員比諾說:「我個人覺得幫鴨嘴獸搬家是重大責任,所以我非常希望也樂觀認為,鴨嘴獸能在皇家國家公園好好生長,並讓遊客欣賞鴨嘴獸。」研究人員在鴨嘴獸身上植入小小的追蹤器,好觀察牠們的棲息狀態,雖然這次計畫起初,只有 約 10隻鴨嘴獸回歸國家公園,但是卻是復育計畫中,微小但是重要的一步。

鴨嘴獸在河裡游來游去。圖/ 擷取自NSW網站、 Jenolan Caves Trust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