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年」是一隻獸,人們為了躲避年獸的侵擾,預做了許多食物,邀集親朋聚在一起,足不出戶,直到年走了,大家才出來互道平安。現在大家不再怕年獸了,但還是有人怕過年,原因何在?且聽他們的分享。
怕觸景生情
今年五十五歲的洪老師,曾是「愛心媽媽」組織的發起人,也曾號召家長「照顧弱勢孩子」,默默為單親家庭付出愛心,退休之後,她轉而把時間用在替社區老人做事,過年都忙著辦活動;邀請獨身親友來家裡圍爐。
去年,洪老師的老伴往生,所以今年她沒辦桌請單身者來過年,倒是很多人請她去過年。可是,當慣了主人的她,不知如何當客人,觸景生情的落寞情緒,是她當主人時始料未及的,如今,總算明白了另一種心情。
怕參加應酬
五十二歲、經商兩岸的葉先生說:「每到年關應酬就特別多,我最怕應酬太多應付不來,有如學生遇到考試,題目太難答不出來。」葉先生今年兩岸應酬的場次,加起來比往年多許多,但他全部都以藉口推辭過關。
走過幾次失敗的婚姻,葉先生坦言,推掉應酬是為了保留更多時間和自己相處,人到五十知天命,葉先生不急著經營新感情,倒覺得單身很可貴,「過年時,只想到廟裡去清修、打禪七、聽師父說法。」有共修團體的葉先生過了個清靜年。
怕被逼婚
補教界老師林小姐,從年輕到老一直很活躍、很美麗,也因此,過年她成為全家族逼婚的對象。往年,林小姐會收拾行囊出國旅行,今年也一樣,她自嘲說:「會被逼婚是好事,代表我還有行情,過年出國是刻意逃避熱鬧的氣氛,那種氣氛是給有家的人享受的,我們最好悄悄退出。」
怕陪長輩
五十六歲的陳先生,過年四處陪父母去走春,他說:「我們族繁而且都是長壽體質,我雖然已經坐五望六,卻還是他們的孫子,平日要陪著老人家晨昏定省,除了初一十五走廟拜拜,春節更要照表操課,行禮如儀,甚至得陪八十多歲的父母去旅行。」陳先生經濟不虞匱乏,但陪父母叔伯去旅行時,看的、談的都和他想的有些差距,比起同齡朋友旅行時可以隨心所欲,陳先生只能聳聳肩苦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