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解禁 「容貌焦慮族」 青少年居多 陳玲芳 |2023.05.06 語音朗讀 114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口罩解禁,反而讓部分人無法適應,開始擔心全臉露出不好看,不想脫下口罩,尤以青少年居多。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在習慣口罩,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後,解禁卻也帶給一部分人們對於自己產生了「容貌焦慮」,其中又以青少年比例偏高。對於這種新樣態的焦慮症狀,醫師建議,可以透過漸進式練習,慢慢延長脫口罩的時間,逐步地減輕焦慮感。全台民眾戴口罩防疫3年多的限制終於解禁,自今年2月20日起,僅限醫療照護機構、公共運輸及特定運具需全程戴口罩,校園也自3月6日起鬆綁,實施室內空間「自主佩戴口罩」措施。然而,好不容易可以脫下口罩,卻有不少人出現「容貌焦慮症」,因為在人們習慣戴著口罩的生活後,各式口罩變成了一種「時尚配件」,如今限制解除,不再需要戴著口罩,反而讓部分人無法適應,開始擔心全臉露出不好看,不想脫下口罩,尤以青少年居多。漸進練習 延長脫口罩時間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賴柔吟表示,近來的確遇到許多青少年表達對「脫口罩」的擔心,尤其是原本就比較焦慮的孩子,不全然都是對外表沒自信,有的人是怕染疫而不敢脫口罩。畢竟,口罩戴了3年多,改變行為,仍需累積成功經驗,可藉由「階段式練習」來改善。例如,在學校脫口罩喝水,試著喝慢一點,延長脫下口罩的時間。或從熟識的朋友練習起,假日約逛街聚餐,再放鬆一點,脫口罩時間也更長一些。相信慢慢練習後,即可克服脫口罩的焦慮。好不容易可以脫下口罩,卻有不少人出現「容貌焦慮症」,專家建議可藉由「階段式練習」來改善。圖/pexels培養專長 建立自信心假設孩子是對外表沒信心,賴柔吟建議,從能改善的做起,如青少年常有的青春痘,可尋求皮膚科醫師協助;對於體態不滿意,可從運動與飲食著手調整,家長可讓孩子了解,對照自己身高,怎樣的體重才是標準的,幫助孩子健康減重。同時,從小要鼓勵孩子發展興趣,融入團體生活,享受豐富多元生活,培養專長,不一定是追求學業成績名列前茅,多開發其他才藝,如手工藝、運動、烹飪,或是青少年流行的Cosplay扮裝等,對於成就感提升,都很有幫助。醫師表示,確實有許多青少年表達對「脫口罩」的擔心,尤其是原本就比較焦慮的孩子,不全然都是對外表沒自信,有的人是怕染疫而不敢脫口罩。圖/pexels面對霸凌 不隱忍快求助現在社群媒體盛行,在美顏濾鏡加持下,人們可以修飾樣貌,讓自己看起來完美無瑕,但無形中也助長了「以貌取人」的風氣。青少年階段,常發生因外表遭霸凌情形,賴柔吟說,霸凌需要環境因素,包括沒被看到、沒被處理,霸凌因而持續;如果知道如何求助,也找得到人幫忙,且讓霸凌者曉得已被知情,就會有所改善。 前一篇文章 髖關節術後復能 職能治療師引導有成 下一篇文章 乳癌康復者調查 半數「虛累累」睡不好 熱門新聞 01【樹博士系列】土壤的祕密XV 水稻田減排新觀念IV 土地的溫柔革命 雲林大埤寫益生菌奇蹟2025.11.0902【寬鼎畫語】 看不見的真相2025.11.1003悅讀華嚴經 成為幸福安樂地球人2025.11.0904【森活日誌】意外的香遇2025.11.0905【視覺DJ 】給自己按個讚2025.11.0906【朗朗晴空】能替別人著想不會小2025.11.0907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禪門的管理法⑧2025.11.0908發現DNA雙螺旋結構 諾貝爾生醫獎得主 華生97歲辭世2025.11.0909佛光山書蔬展開幕 聚焦天天行三好2025.11.0910阿里山林鐵森里號 躍登國際2025.11.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寒士吃飽30 楊婷婭籲助弱勢慢性發炎易罹癌、失智 葡萄、花椰菜修復細胞歲末傳愛關懷弱勢 謝祖武任公益大使罕病病友創作 綻放希望黃豆浸泡過再加熱 去除凝集素不脹氣台灣首款本土咖啡 台農1號亮相 作者其他文章寒士吃飽30 楊婷婭籲助弱勢罕病病友創作 綻放希望大稻埕走秀 視障者展現自信更年力綻放 迎向第二黃金人生飲食調理養肺潤燥 立冬防咳、過敏立冬宜養腎固元氣 和緩運動避免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