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解禁 「容貌焦慮族」 青少年居多

陳玲芳 |2023.05.06
1148觀看次
字級
口罩解禁,反而讓部分人無法適應,開始擔心全臉露出不好看,不想脫下口罩,尤以青少年居多。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在習慣口罩,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後,解禁卻也帶給一部分人們對於自己產生了「容貌焦慮」,其中又以青少年比例偏高。對於這種新樣態的焦慮症狀,醫師建議,可以透過漸進式練習,慢慢延長脫口罩的時間,逐步地減輕焦慮感。

全台民眾戴口罩防疫3年多的限制終於解禁,自今年2月20日起,僅限醫療照護機構、公共運輸及特定運具需全程戴口罩,校園也自3月6日起鬆綁,實施室內空間「自主佩戴口罩」措施。

然而,好不容易可以脫下口罩,卻有不少人出現「容貌焦慮症」,因為在人們習慣戴著口罩的生活後,各式口罩變成了一種「時尚配件」,如今限制解除,不再需要戴著口罩,反而讓部分人無法適應,開始擔心全臉露出不好看,不想脫下口罩,尤以青少年居多。

漸進練習 延長脫口罩時間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賴柔吟表示,近來的確遇到許多青少年表達對「脫口罩」的擔心,尤其是原本就比較焦慮的孩子,不全然都是對外表沒自信,有的人是怕染疫而不敢脫口罩。畢竟,口罩戴了3年多,改變行為,仍需累積成功經驗,可藉由「階段式練習」來改善。

例如,在學校脫口罩喝水,試著喝慢一點,延長脫下口罩的時間。或從熟識的朋友練習起,假日約逛街聚餐,再放鬆一點,脫口罩時間也更長一些。相信慢慢練習後,即可克服脫口罩的焦慮。

好不容易可以脫下口罩,卻有不少人出現「容貌焦慮症」,專家建議可藉由「階段式練習」來改善。圖/pexels

培養專長 建立自信心

假設孩子是對外表沒信心,賴柔吟建議,從能改善的做起,如青少年常有的青春痘,可尋求皮膚科醫師協助;對於體態不滿意,可從運動與飲食著手調整,家長可讓孩子了解,對照自己身高,怎樣的體重才是標準的,幫助孩子健康減重。

同時,從小要鼓勵孩子發展興趣,融入團體生活,享受豐富多元生活,培養專長,不一定是追求學業成績名列前茅,多開發其他才藝,如手工藝、運動、烹飪,或是青少年流行的Cosplay扮裝等,對於成就感提升,都很有幫助。

醫師表示,確實有許多青少年表達對「脫口罩」的擔心,尤其是原本就比較焦慮的孩子,不全然都是對外表沒自信,有的人是怕染疫而不敢脫口罩。圖/pexels

面對霸凌 不隱忍快求助

現在社群媒體盛行,在美顏濾鏡加持下,人們可以修飾樣貌,讓自己看起來完美無瑕,但無形中也助長了「以貌取人」的風氣。青少年階段,常發生因外表遭霸凌情形,賴柔吟說,霸凌需要環境因素,包括沒被看到、沒被處理,霸凌因而持續;如果知道如何求助,也找得到人幫忙,且讓霸凌者曉得已被知情,就會有所改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