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璧農創】台灣稻鄉 步穀風華再現 文/卜唯平 |2023.04.24 語音朗讀 131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灣嘉南平原是稻米之鄉。圖/123RF 文/卜唯平因為電影紀錄片《無米樂》以及台劇《俗女養成記》,讓沉寂已久的台南市後壁區菁寮老街成為不少戲迷必訪之地。遊覽車載著遊客到訪小鎮,但旋風式的旅遊,還不足以構成地方創生的支柱,後壁區農會更想做的是,如何透過觀光產業的發展,有效帶動在地農業的復興。 「步穀農創館」以推廣在地農業文化、農特產、小農作物和職人好物等為主。圖/卜唯平農村觀光新景點這個小鄉鎮有一種被時光凍結的美,在不遠處的菁寮老街,是清領時期鹽水港通往諸羅縣城必經要道驛站,而今已成為知名的農村觀光景點。在農會後方有個倉庫群,其中1968年落成的1號倉庫,就位於在地庄廟菁寮德馨宮對面,已空置數年,這正是農會冀予厚望的創新基地。後壁區農會總幹事林怡歆,個子嬌小卻有著無比大的熱情,由於先前在鄉公所任職,多年的工作經驗,讓她深感行政機關以及農會對在地農業的影響力。斑駁的牆面、腐蝕的欄杆、老舊的空間……穀倉牆上註記的尺規刻度、古早時期留下的農村壁畫、騎樓上的小露台等,都讓人有無比美好的想像。 後壁區農會總幹事林怡歆,個子嬌小卻有著無比大的熱情,帶領農村轉型成功。圖/卜唯平品牌創意新火花後壁區是稻穀之鄉,曾經有「冠軍米之鄉」的美稱,但如今面對氣候變遷、缺水難題、收購價格等等衝擊,農民的信心大不如從前。但農會的使命是守護農民,發揮農業的多元價值,後壁區農會一系列的改革就此展開。首先,針對米包裝下手,原先農會的米品牌為「蘭麗米」,原因是後壁區也是台灣蘭花培育的重鎮,期待後壁區的稻米也如享譽國際的蘭花綻放風采,於是舊包裝以蘭花為主視覺。但以設計及市場觀點看來,一般消費者容易誤解其意義,必須對此進行改造。盤點後壁地區的文化背景,發現這裡就是有台灣LV之稱的「茄芷袋」發源地,這是早期台南家家戶戶經濟來源之一。因此在設計色彩上,融入茄芷袋具代表性的經典三大色系:人情紅、天空藍、田野綠,並以編織紋理融入稻田的意象,展現後壁區糧田風景之美。打造獨一無二茄芷文化的蘭麗米,將在地文化融入美感設計,富有故事性的包裝,大大提升了民眾的好感。農會以此新包裝設計,與當紅的IP「貓貓蟲咖波」進行聯名,不只推出聯名越光米,還舉辦「咖波稻陣走」稻田彩繪及健走活動。在優質好米、設計美學、可愛趣味的加持下,為蘭麗米帶來強大的買氣,連年輕族群都擋不住它的魅力! 在空間設計上以「簡約、自然、質樸」為設計核心,打造與古樸小鎮相呼應的農創基地。圖/卜唯平取名步穀農創館那座閒置的穀倉,在大家一次又一次熱烈的討論下, 決定命名為「步穀農創館」,以推廣在地農業文化、農特產、小農作物和職人好物等。希望大家來到這裡,就像漫步穀稻鄉間一般,感受到菁寮地區的樸實風韻。在空間設計上,以「簡約、自然、質樸」為設計核心,打造與古樸小鎮相呼應的農創基地。鄉親們看到農會動起來,也都樂觀其成,住在附近的鄰居不但不嫌棄施工過程帶來的不便,反而主動跟農會說看著老建物的活化,他們心中也開始澎湃起來。農會夥伴們推出自製的米麩霜淇淋,以及季節限定的洋香瓜霜淇淋。小農、藍染技藝工藝家、藺草工藝家、世界果醬大賽亞軍、茄芷工坊達人……都陸續送來自己的產品準備上架。社區發展協會也主動想到在農創館舉辦活動,一股向心力和活化的能量,正透過農會的改革作為開始發酵。林怡歆總幹事說,沒想到農會一系列的改變,加強了內外的信任感,也獲得了新族群對後壁的關注。最重要的是,後壁區農會有更大的信心,推動共好共創的台灣稻之鄉,讓後壁區步穀風華再現! 圖/旅行好農雜誌 前一篇文章 傳統手藝 培仁MAMA夢想之味 下一篇文章 台灣原生藜麥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不傷害動物 時尚又美麗傳統市場 Vegan蔬食法餐綜合彩虹舒食 開胃又營養 作者其他文章【品牌色彩】透紅佳人 勇敢你就紅【花壇故鄉】遇見一朵美麗茉莉花【創意農業】好米包裝設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