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生藜麥

文/灃食飲食文教基金會 |2023.04.24
593觀看次
字級
台灣也有原生種藜麥,近年被研究正名的「台灣藜」,其膳食纖維含量,平均比國外的高。圖/123RF

文/灃食飲食文教基金會

藜麥原產於南美,是印加民族的傳統食物,由於含有豐富的營養,受到許多人推崇。聯合國糧農組織也看見藜麥的環境適應力,在海拔0~4000公尺、氣溫-8℃~38℃都可以種植,在10年前,為抵禦全球氣候變遷、促進全球糧食安全而大力推廣藜麥。

顏色就是植化素

依據顏色不同,可將藜麥概分為紅藜麥、黑藜麥以及白藜麥3種。而不同的顏色也象徵著它們擁有的植化素,例如:紅藜麥與黑藜麥中的甜菜紅素(betacyanins),賦予藜麥紅色與黑色;而米黃色的白藜麥雖相對缺乏色素,但也富有多酚類、黃酮類等植化素。

 藜麥原產於南美,是印加民族的傳統食物,由於含有豐富的營養,受到許多人推崇。圖/123RF

除了植化素的差異,三者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的營養成分差不多,也都富有膳食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等,是營養豐富的好食材。值得一提的是,藜麥在分類上雖屬全榖雜糧類,但因為蛋白質中的胺基酸比例優良,且含有一般植物來源蛋白質較缺乏的離胺酸及蘇胺酸,屬於少見的優質植物蛋白質。

其實吃藜麥不一定要仰賴進口,除了原生於南美洲的藜麥,台灣也有原生種。近年被研究正名的「台灣藜」,其膳食纖維含量,平均比國外的高,是很好的選擇。如果為了健康而想在飲食中添加藜麥,不妨購買台灣藜,支持在地農業,同時能減少碳足跡、愛護地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