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信社會福利基金會與國內外兩所大學護理系合作,以「食療」概念推出「香草料理」,重新啟動失智長者的感官刺激。圖/永信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隨著高齡化、少子化海嘯來襲,加上後疫情時代影響,人與人的社交互動減少了,生命關懷的模式,也開始有所轉移,如透過照顧香草植物的過程中,看到植物發芽、開花,讓人對生命有了新的期待。永信社福基金會,日前與大葉大學、泰國西北大學學生一同走入養護機構,以「食療」概念推出「香草料理」,重新啟動失智長者的感官刺激,達到延緩退化效果。
永信社會福利基金會主任葉建鑫分享,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且泰國積極推動「醫療觀光」,近年來也安排學生出國,體驗多元養護機構的照護服務。國內大葉大學護理系,特別安排姐妹校「泰國西北大學」護理系學生,前往心佳長照機構見習。
青銀共處 相互學習
「這次我們規劃香草料理,包括香烤普羅旺斯薯塊、香煎肉排(或素肉排)漢堡、香草風味醋等,讓長者透過香草園藝活動體驗,也藉由肉排與香草醋的製作過程,在溫暖的午後,青銀共處、相互學習,一起感受生命的美好。」
大葉大學護理系主任楊政議表示,永信在失能或失智的照顧,都是全台標竿,也感謝永信這次大力配合,透過見習方式,不藏私地將好的照顧理念,傳遞給泰國姊妹校的同學們;期待透過本次參訪,促進永信、大葉大學、泰國西北大學三方的合作契機。
永信社福基金會工作夥伴與大葉大學及泰國西北大學師生合影。圖/永信基金會提供
香草食療 延緩退化
永信社福基金會副主任江瑞敏說,「心佳」多屬「中度」失智長者,他們常會活在自己世界,例如收集癖、毫無目標亂走、不顧周遭人事物、自言自語,甚至因為遇到外人表達態度不佳或較大聲,易有攻擊行為。
直到他們跟香草網路名人胡佳韻老師,學習香草植物,透過種植、照顧、收成、入菜等一系列過程,以「食療」概念,啟動自身的感官刺激,其視覺、嗅覺、味覺與觸覺都活化起來,人也變得神采奕奕。
經由一個月的香草料理活動,意外發現,長者在擺盤時的認真、專注投入,還有一位奶奶獨自完成10人份香草香鬆飯糰,擺盤成獨一無二的料理,滿滿成就感。胡佳韻欣慰表示,能讓他們透過「味蕾」路徑,啟動與外界互動,延緩退化,不也是俗話說的:「活著,總會有好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