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北區協會會長周聰發表示,佛光人以積極響應、熱情參與捐血活動為榮。左為中山第二分會義工代表李嬌美。圖/記者陳玲芳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台灣一直以來有許多默默挽袖,不畏扎針的捐血人,只為捐出熱血讓病人的生命得以延續、點燃希望。為此,台北捐血中心於今(19)日,於關渡靜思堂B1人文講堂舉辦「111年度捐血績優表揚大會」表彰捐血人的義行義舉。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連續多年獲選為捐血績優團體,今年由北區協會長周聰發代表上台領獎。
台灣血液基金會公布,2022年統計表揚大會在個人捐血績優部分,全血捐血績優100次以上有4,033人,分離術捐血績優100次以上有2,801人。在團體部分,受獎機關、社團及企業有124個、學校7個及部隊團體有6個單位。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北區協會會長周聰發表示,秉持佛光山四大宗旨理念,「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與星雲大師推廣「人間佛教」、倡導三好、四給,包括存好心、做好事、說好話,與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而「捐血救人,就是給人希望。」
他指出,佛光會全台各分會,幾乎在各地每月都舉辦「捐血一袋,救人一命」的捐血報恩活動。而佛光人本於佛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精神,也充分配合捐血中心進行「勸募」,在各地有捐血車服務地點,如台大二二八公園、松山良茂公司捐血站,派任五、六名義工以舉牌方式,邀約路人發揮愛心、踴躍捐血。
資深佛光人鄭輝雄,以高達120次的「全血級」捐血量,獲頒殊榮。圖/記者陳玲芳
資深佛光人鄭輝雄,以高達120次的「全血級」捐血量,獲頒殊榮。他說,自己8歲時曾因騎腳踏車出車禍,被送到台北仁濟醫院急診,當時捐血給他的正是肇事的計程車司機,讓他印象深刻;10歲那年,又因為盲腸炎開刀,再次成為「用血人」。
因緣際會,二十幾歲時成為119急救中心義工,於是開始每年定期捐血。1994年,他在高雄佛光山受菩薩戒後,更依教奉行「戒定慧」,決心持續捐血、「捐到不能捐為止」。
為肯定愛心捐血民眾及熱心團體,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教育部終身教育司副司長顏寶月、國防部軍勤局衛勤保健處處長施宇隆等人,都蒞臨現場頒獎,會中同時安排華岡藝校學生表演「善心捐血歌」,藉以表達並感謝熱心奉獻的捐血人。
今年會中特別邀請1982年出生、捐血超過1,800次,同時也是全台「71年次」捐血次數最多、外號「小叮噹」的何文發,分享他為何能堅持一直捐血外,也用自身行動「打動家人」一同加入捐血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