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會合影,左起愛心房東陳偉宗醫師、曹愛蘭、伊甸董事董倫賢、副執行長曹儉,呼籲民眾加入愛心房東的行列。圖/伊甸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伊甸基金會今(18)日於南海路愛心棧,舉辦棧點轉型暨愛心房東招募記者會,伊甸常務董事董倫賢特別出席,與愛心房東台南市前社會局局長曹愛蘭、醫師陳偉宗現場分享無償借用房舍的起心動念。
病友代表劉文吉,則以影片方式,表達對愛心棧服務的感謝。貴賓們齊聚伊甸第一處愛心棧「南海棧」別具意義,盼共同呼籲有「閒置房產」的民眾,加入愛心房東行列,讓資產「因愛活化」,減少癌友經濟負擔,安心接受治療。
愛心房東陳偉宗醫師表示,衛福部2022年統計,全台約有93萬人領有重大傷病證明,其中需要長期接受癌症治療的超過43萬人;又罹癌人數年年增加,根據2020年癌症登記報告指出,國內平均每4分19秒就有一人罹癌,較前一年快1秒。
然而,各縣市醫療分配不均,具精密診斷及醫學中心多集中於六都,遠地往返就醫成了許多病友家庭的常態,甚至因為舟車勞頓、沉重的經濟負擔,而被迫放棄治療。
伊甸基金會副執行長曹儉指出,2014年伊甸運用首間受贈的南海路房舍,開啟遠地就醫癌友的免費住宿服務,至今近260個遠地就醫家庭受到幫助,省下超過千萬的住宿費用。
原有四個愛心棧點,其中台北南海愛心棧卻因三年多前一場規模6.0的有感地震,多處牆面受損,為顧及安全只好暫停住宿服務。遠地就醫需要的住宿需求,遠高於伊甸目前可提供的服務量,尤其大台北地區,因醫療資源多,住宿需求高,但空屋率卻是全台最低,租屋市場門檻高,使愛心房東在召募上更顯困窘。
伊甸愛心棧現有三個棧點,可提供免費住宿服務,分別位於新北市淡水區、台中市北區雙十路以及高雄市鹽埕區,房舍裡皆設有保全緊急救援通報系統,每周工作人員也會電訪關心住宿狀況。台北南海棧,則將轉型作「愛心棧故事館」,未來,也將舉辦多場醫事講座、修繕課程等,活動相關資訊將公布於伊甸官網或可搜尋「伊起愛家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