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集】 莫斯科與拿破崙(中)

文/林一平 |2023.04.18
1137觀看次
字級
圖一:紅場亂石堆 圖/林一平
圖二:伊凡大帝鐘樓 圖/林一平
圖三:救世主大教堂 圖/林一平

文/林一平

俄國導遊伊蓮娜帶我沿著亞歷山大花園邊靠著克里姆林紅場外圍牆往南走,看到亂石堆成的一堵牆(圖一)。這些亂石是1812年拿破崙攻入莫斯科時被破壞的城市殘骸,堆砌成牆以茲紀念暨警惕。

莫斯科是極難征服的城市,自從蒙古人被擊退後,僅波蘭曾經占領數十年,拿破崙攻入數十天,而希特勒連邊都碰不到。這些侵略者似乎沒有學到教訓,有分教:「前車倒了千千輛,後車過了亦如然。分明指與平川路,卻把忠言當惡言……直饒今日能知悔,何不當初莫去為。」

俄國人將保護莫斯科的功勞歸於聖喬治(St. George)的守護。聖喬治屠蛇的壁畫在俄國的教堂處處可見。就俄國人而言,這條蛇是波蘭人,是拿破崙,也是希特勒。

克里姆林宮大教堂廣場得名於面向它的三座大教堂,包括聖母領報大教堂(Annunciation Cathedral)、天使長大教堂(Archangel Cathedral)和聖母升天大教堂(Dormition Cathedral)。

聖母升天大教堂英文為Dormition,是睡覺的意思。翻譯成中文,是「打瞌睡」大教堂。如何引申成聖母升天? 東正教和基督教最大的差異是,基督教認為聖母是凡人,而東正教則賦予聖母神格。因此基督教認為聖母往生,東正教則認為聖母沉睡升天,用了Dormition這個字眼。拿破崙占領莫斯科時曾輕蔑地將聖母升天大教堂當作他的馬廄,真是罪過。

大教堂廣場上最高的建築是伊凡大帝鐘樓(Ivan the Great Bell;圖二),於16世紀時,由伊凡三世(恐怖伊凡的爺爺)下令建造的。鄰近伊凡大帝鐘樓有座沙皇鐘(Tsar Bell)是世界上最大的古鐘,高6公尺,重200噸,1735年由彼得大帝的姪女安娜女王下令鑄造。1737年完成前,發生一場大火,救火時大量的冷水澆在炙熱的鐘上,造成多條裂痕。更糟糕的是,約11公噸重的銅片破裂,脫離鐘身。支撐巨鐘的木架燒燬,整座鐘跌入鑄造坑,近一百年無法取出。拿破崙在1812年攻入莫斯科時,曾試圖把巨鐘挖出來帶回巴黎,作為征俄的戰利品,卻沒成功,敗興而返。俄國人最後在1836年夏天將鐘挖出來。沙皇鐘從未敲響,然而不少莫斯科人相信在基督審判日來臨時,鐘聲將會響起。

沙皇亞歷山大一世(Alexander I;1777-1825)在1812年打退拿破崙後,修建了救世主大教堂(Cathedral of Christ the Savior;圖三),以感謝救世主基督將俄羅斯從失敗中拯救出來,並紀念在戰爭中犧牲的俄羅斯人民。這座教堂和克里姆林宮相隔了莫斯科河,是世界上最高的東正教教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