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塑膠包材回收差 環團籲降成本、設收購中心

 |2023.04.14
999觀看次
字級
裝生鮮食品的平板塑膠容器或薄片塑膠,回收時有貯存及分類不易等4個因素讓回收商不主動收購,長年來回收率偏低。圖/葉信菉

【本報台北訊】看守台灣協會今(14)日表示,裝生鮮食品的平板塑膠容器或薄片塑膠,回收時有貯存及分類不易等4個因素讓回收商不主動收購,建議用垃圾費撥付處理成本、設低行情回收物收購中心因應。

用來盛裝生鮮食品,被稱為「平板塑膠容器」或「薄片塑膠」的塑膠托盤與包裝盒,因為分類不易,回收商不會主動收購,長年來回收率偏低。看守台灣協會今天召開記者會說明原由並提出建議對策。

看守台灣協會祕書長謝和霖指出,隨手亂丟會造成回收物中有垃圾、垃圾中有回收物的窘境,因此倡議政府推動源頭細分類,並與台東東海國宅、台北清潔隊景美分隊合作、先行試辦,但後來發現平板塑膠容器回收最有難度。

環保署回收機管會執祕王嶽斌表示,平板塑膠容器,有些不是責任物,有些是責任物,現在環保意識抬頭,民眾也知道要盡量配合回收,但平板塑膠容器摻雜很多其他材質,比如泡殼以及襯墊,變成平板容器的回收端,會比較難分類,同時也會增加許多分類回收成本,因為外觀沒辦法分。

圖/季相儒

載料卡車進場過磅後,就進到塑膠容器工作區,此區僅有一個連著輸送帶的投入口,卡車進入後就全倒進去,上了輸送帶的塑膠容器經由人力與機器分選,分好的瓶器壓縮打包成瓶磚送到貯存區,滿一車後再運給處理商。

除了此分類產線,主要是處理寶特瓶、牛奶瓶、果汁瓶等瓶罐類的塑膠容器,謝和霖說,實務上還有4個因素,讓業者即便是已細分類好的平板塑膠容器,也不太願意收受。

首先,業者沒有空間貯存平板塑膠容器,須另行規畫,但貯存空間取得不易;其次,即使有空間貯存,因平板塑膠容器數量較少,累積到一車較久,拉高貯存成本。

再者,平板塑膠容器的製程、物性和一般瓶器有所差異,加上過去分類後雜質率偏高,處理程序也會因平板容器脫標較難而受影響,因此環保署的稽核認證手冊中要求必須跟同材質的瓶器分開壓縮打包,若在瓶器的瓶磚中發現平板塑膠容器,將視為雜質扣重,反之亦然。

圖/陳雅玲

第4個因素是須跟泡殼、襯墊分開回收,但實務上很難,雖然包裝3C產品的泡殼、避免糕點等食品損傷的襯墊,跟平板塑膠容器一樣歸屬「平板包材」,但尚未公告為「應回收」,亦即生產者仍免繳「回收清除處理費」,環保署也不提供回收商與處理商「回收清除處理補貼」,並要求須與平板容器分開回收,即使同材質,也會視為雜質扣重。

針對最後一個因素,謝和霖說,環保署去年底已預告草案,要讓泡殼、襯墊也公告應回收,是正確的一步;但預計2024年5月才生效;因此協會建議修正稽核認證手冊,不要對同材質的泡殼、襯墊,在超過規定百分比時,用加重倍數的方式處罰式扣重,並跟地方政府協商,從收取的垃圾費中撥付這些包材回收清除處理成本,以提高誘因。

王嶽斌表示,也因為混雜問題,變成回收分類的意願不高;但環保署在2022年底預告告草案,把泡殼與襯墊類的平板包材公告應回收,提升回收業者收受意願與處理效益,環保署會盡快公告,這樣也會有補貼費率,增加回收意願,目前正在作業中。

另外,謝和霖說,土地取得不易,建議環保署從六都開始,要求六都或鄰近縣市政府提供土地,讓環保署回收基管會委託的專業團隊來設置、營運「低行情回收物收購中心」,向非由清潔隊回收、而是由民間清除業者回收的來源(集合住宅為主),收購已細分類好的平板包材及其他該回收卻未被回收的低行情回收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