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創新半導體製造研究所獲得教育部審議通過,將於8月成立。圖/中山大學提供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中山大學半導體及重點科技研究學院去年8月成立,並與7家高雄在地大型企業合作,培育半導體封測及精密電子零組件產業發展所需碩士科技人才,經過半年的努力,中山大學創新半導體製造研究所已獲得教育部審議通過,將於8月成立。
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今天指出,半導體學院因應國家重點領域發展政策,聚焦高雄半導體封測、製造與電子零組件產業發展所需,與7+1家標竿國際企業合作及結合產官學資源培育科技人才,希望強化台灣半導體等相關重點產業在全球的領先地位。
中山大創新半導體製造研究所成立後,計畫每年培育25名碩士班與5名博士班學生,初期合作企業為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
中山大學半導體學院院長黃義佑感謝教育部審議委員會對中山大的肯定,及台積電與國發基金的資源挹注,學院才能在1年期間成立3個研究所,涵蓋的專業領域包括半導體產業鏈中游的晶圓製造、下游的封裝測試以及電子零組件產業相關科技,預計第1期10年計畫可培育約1200名碩、博士人才加入半導體及電子零組件等重點產業。
中山大學半導體學院強調,112學年度新成立的創新半導體製造所,今天起至27日招生,中山大鼓勵有興趣的同學把握機會報名。研究所碩士班採取新生暑期企業實習及2年大學專業養成(博士班規畫為4年)的創新產學培育機制,提供碩士2年期間共3至8萬元的獎助金,以及博士每年36萬元的獎助金;新生暑期企業實習地點規畫於台積電位於中科的新人訓練中心進行,讓學生入學前有機會了解先進半導體設備與製程。
相關訊息請上中山大半導體及重點科技研究學院網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