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入學遽減 多數人寧選7月指考 可省近萬元 門檻亦較低
【本報台北訊】大學甄選入學統一分發榜單昨天上網公告,二萬八千四百三十四名考生獲分發,連同三月繁星計畫錄取一千四百五十八人,總共近三萬名高中生提早「金榜題名」。考生可上甄選入學委員會網站www.caac.ccu.edu.tw查詢榜單。大學甄選入學被批為「多錢入學」,今年經濟低迷,申請入學報名人數比去年遽減九千六百二十三人。
今年報名人數大幅減少,彙辦中心研判,跟經濟不景氣有關,因每名考生可報考五系,每申請一個系,報名費、資料列印裝訂費、交通費約要花費一萬元,估計今年考生最多可為父母的荷包省下九千多萬元。
今年各大學甄選入學招生名額共三萬六千二百三十六人,比去年招生人數多二千五百八十一人,但個人申請報名人數八萬三百七十二人,比去年的八萬九百九十五人,少了近萬人。
彙辦中心、中正大學組長游素碧表示,今年個人申請人數減少,一部分是受繁星計畫招生名額增加影響,但更大部分跟景氣差有關。她說,申請入學平均一個系的報名費一千五百元、書面審查資料的彩色列印、裝訂費,再加上南來北往的交通費,報名一個系大約要一萬元。在景氣差的時候,愈來愈多考生為了省荷包,寧可考七月的指考。
補教老師胡天爵認為,推甄報名人數減少,跟指考入學門檻太低有關,尤其去年考十八分就可上大學,讓許多考生覺得考指考上大學比較簡單。
胡天爵表示,最盛時期補習班重考班人數多達五、六萬人,但近年已從一萬五千人,萎縮到今年只剩約三千人,讓應屆畢業高中生錄取率大幅提高。
相較繁星、甄選和指考分發三種管道,胡天爵表示,繁星入學最省錢省事,甄選入學最花錢花時間,指考分發一個蘿蔔一個坑,在坑(錄取名額)多的情況下,指考又比甄選省錢省事。
此外,為了避免「十八分上大學」的情況再發生,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聯分會)公布大考登記分發新增訊息,最受矚目的是,自九十七學年度起,各校系組得以「指考加權總分」自訂「最低入學標準」,今年包括政治大學、中山大學、國立體育學院、長榮大學、台北醫學大學、致遠管理學院、立德大學、興國管理學院、稻江科技管理學院、明道大學等十所大學、共八十個系組新增最低錄取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