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城之道」開通 縫合左營大、小龜山分離百年風水 王淑芬 |2023.03.26 語音朗讀 271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高雄左營蓮池潭畔龜山腳下的「見城之道」竣工啟用,此文化廊道跨越300年的歷史時光,並見證左營舊城縫合大、小龜山。圖/記者王淑芬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歷時7年,高雄左營蓮池潭畔龜山腳下的「見城之道」今天竣工啟用。高雄市長陳其邁指出,這是台灣第一石城,此文化廊道跨越300年的歷史時光,也見證了左營舊城縫合大、小龜山的第一哩路,下一步將是啟動「南門賦歸」計畫。「見城之道」啟用典禮在左營勝利路海光停車場舉行,文化部長史哲、立委及市議員等多人出席並見證「見城之道」縫合了身首分離百年的大、小龜山風水。左營舊城是台灣現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但是在百年前的日治時期為了開闢道路,將龜山挖成二半,成為大、小龜山;高雄市文化局歷經多年工期,修補龜山被勝利路切斷身首分離的風水。左營舊城一帶有「圍龜放蛇」的傳說,就是在形容左營舊城的形勢。原來,日治時期為了道路建設將龜山切成兩邊,地方期盼有縫合的機會,高雄市爭取獲文化部支持並啟動「再造歷史現場計畫」。高雄市自2016年推動左營舊城見城計畫,全力重建與重現台灣第一石城的面貌,7年努力,陸續完成護城河通水、見城館設置及修復東、西、北門等重大基礎建設,今天「見城之道」開通啟用。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竣工的「見城之道」縫合了自1930年代因開闢道路被切開的龜山風水,路線由見城館開始,往北沿著舊城牆穿越樹林及停車場,跨越勝利路,連接大小龜山既有步道,銜接至北門,總長約770公尺。文化局長王文翠表示,「見城之道」設計上顏色、量體、高度等與周遭地景融合要有多面向考量,乃至於交通安全並跨越勝利路段拉高到6米高等,既要兼顧歷史也要考量文化、觀光交通使用、水土樹木保持等,有很多的難度。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見城之道」縫合了龜山,也方便民眾延伸步行在原有的城牆高度,欣賞舊城磅礡氣勢與蓮池潭的明媚風光,還能遠眺半屏山的天然屏障。 前一篇文章 打開藝術細胞 兒美館「藝術祭列車」繽紛有趣 下一篇文章 以書會友 聖克里斯多福贈書豐富高市圖館藏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培養裁判、經營球隊 日女體大全方位育才2025.07.0403【光影紀事】交大電子所草創時期側寫2025.07.0404【老師的話】 解決煩惱的妙方2025.07.0505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06【生活智人140】「愛自然」執行董事勞利 展現自然照片的驚人威力2025.07.0507戴維思 用一萬步希望教養早產雙胞胎2025.07.0508巴西玉米豐收節 如來寺傳揚三好2025.07.0409社論--勞退新制亟待改革2025.07.0510兆顆氫彈能量 超級閃焰恐釀災難2025.07.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風土心》典藏展 再現土地情感與生命追求高雄春藝重磅登場 三檔國樂新舊相融再現眷村場景 《六公里的返鄉路》獲休士頓影展金獎跟著時空旅人 探索現代建築與歷史場域故事再現傳統戲曲榮光 地藏庵化身戲台上演八仙傳奇讓心靈反璞歸真 鄭宗龍《毛月亮》國際巡演獲好評 作者其他文章災後清掃 慎防染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針線當筆布為墨 拼布展秀技藝2025佛光盃籃賽今開戰 16勁旅以球會友海藻養牛助減碳 高科大研究登國際為偏鄉學童圓夢 攝影師義拍畢業照智慧販賣機 進國小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