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城之道」開通 縫合左營大、小龜山分離百年風水 王淑芬 |2023.03.26 語音朗讀 278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高雄左營蓮池潭畔龜山腳下的「見城之道」竣工啟用,此文化廊道跨越300年的歷史時光,並見證左營舊城縫合大、小龜山。圖/記者王淑芬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歷時7年,高雄左營蓮池潭畔龜山腳下的「見城之道」今天竣工啟用。高雄市長陳其邁指出,這是台灣第一石城,此文化廊道跨越300年的歷史時光,也見證了左營舊城縫合大、小龜山的第一哩路,下一步將是啟動「南門賦歸」計畫。「見城之道」啟用典禮在左營勝利路海光停車場舉行,文化部長史哲、立委及市議員等多人出席並見證「見城之道」縫合了身首分離百年的大、小龜山風水。左營舊城是台灣現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但是在百年前的日治時期為了開闢道路,將龜山挖成二半,成為大、小龜山;高雄市文化局歷經多年工期,修補龜山被勝利路切斷身首分離的風水。左營舊城一帶有「圍龜放蛇」的傳說,就是在形容左營舊城的形勢。原來,日治時期為了道路建設將龜山切成兩邊,地方期盼有縫合的機會,高雄市爭取獲文化部支持並啟動「再造歷史現場計畫」。高雄市自2016年推動左營舊城見城計畫,全力重建與重現台灣第一石城的面貌,7年努力,陸續完成護城河通水、見城館設置及修復東、西、北門等重大基礎建設,今天「見城之道」開通啟用。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竣工的「見城之道」縫合了自1930年代因開闢道路被切開的龜山風水,路線由見城館開始,往北沿著舊城牆穿越樹林及停車場,跨越勝利路,連接大小龜山既有步道,銜接至北門,總長約770公尺。文化局長王文翠表示,「見城之道」設計上顏色、量體、高度等與周遭地景融合要有多面向考量,乃至於交通安全並跨越勝利路段拉高到6米高等,既要兼顧歷史也要考量文化、觀光交通使用、水土樹木保持等,有很多的難度。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見城之道」縫合了龜山,也方便民眾延伸步行在原有的城牆高度,欣賞舊城磅礡氣勢與蓮池潭的明媚風光,還能遠眺半屏山的天然屏障。 前一篇文章 打開藝術細胞 兒美館「藝術祭列車」繽紛有趣 下一篇文章 以書會友 聖克里斯多福贈書豐富高市圖館藏 熱門新聞 01獨處不孤獨 佛教、天主教攜手找解方2025.08.2702新營講堂關懷長者 捐贈吉祥米2025.08.2803洛城佛光人捐物資 關懷軍人家庭2025.08.2704南非杜省公會參訪南華寺 認識中國茶文化2025.08.2805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入世的生活 到出世的生活 4-22025.08.2706【獻給動物朋友的詩】螳螂校長和他的動物學伴軍團2025.08.2807寄生上流布穀鳥2025.08.2808國際青年佛教學者論壇 法水寺首辦2025.08.2809AI取締未繫安全帶 10個月5060件2025.08.2710全台失智症破35萬人 運動控制三高降風險2025.08.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風土心》典藏展 再現土地情感與生命追求高雄春藝重磅登場 三檔國樂新舊相融再現眷村場景 《六公里的返鄉路》獲休士頓影展金獎跟著時空旅人 探索現代建築與歷史場域故事再現傳統戲曲榮光 地藏庵化身戲台上演八仙傳奇讓心靈反璞歸真 鄭宗龍《毛月亮》國際巡演獲好評 作者其他文章公益游泳教學 偏鄉學童樂開懷創意操偶說故事 動物演繹人生哲理吃番茄、花椰菜 有助保養攝護腺矽谷機器人競賽 林園國小奪5金1銀棉紙當畫筆 撕出藝術品鳳中生追紫金山彗星 摘天文攝影首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