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公立國中受限資優班須採分散式,不能集中成班,且資優鑑定須在入學考完兩次段考後才能舉辦,而私立國中不受限制,招生動作愈來愈大,不但舉辦招生考試,更推出語文資優班、數理實驗班等,吸引學子,使得公立國中抱怨連連。
私立國中除了資優班擠破頭,普通班也炙手可熱,原因何在?我認為,公立學校評鑑制度不彰,老師鐵飯碗,私校則有企業精神,競爭激烈;公立學校老師,對學生無從選擇,約束籌碼有限,私校則學生較有學習意願,家長較能配合;公立學校授課時數、編班方式,皆綁手綁腳,私校則可充分以「有效學習」為導向。
從前能力編班令人詬病的是,前段班壟斷資源,後段班放牛吃草,如今常態編班情況更糟,把資優、普通擺在一間教室,這對「快樂學習」則可,對「有效學習」則不可。這好比跑馬拉松,愈跑差距愈大,許多國一老師上課,只能照顧中間多數,犧牲領先、落後的兩端;到了國二國三後,落後群搗蛋、中間群消極,只剩少數學生有意願、有能力聽課了。
常態編班只能適用於學生差異較小的狀況,國中施行常態編班多年,也許消除了「後段班」,但從沒有消除「班後段」,而「學科能力分組教學」,實務上也是弊多利少。建議不妨先開放「能力分段」,各段再「常態編班」,應是可行之道。
甄玉卿(花縣吉安/前國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