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樞機主教單國璽在演講時表示,國內必須推廣培養人格的「全人教育」,教育首要是培養學生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他提醒在場學生,不要將讀書當成博取父母高興及升學的手段,應視為自我投資與服務社會的資本。
筆者認同這個觀念,因為教育的終極目的在「止於至善」,而止於至善的最低限度,就是單樞機主教認為的「必須要能辨善惡,良心不蒙塵」,社會大眾懂得這個道理,也有能力辨善惡是非,但缺實踐的能力。
不少人把社會及官場亂象,歸咎政客缺乏道德良知、無法辨別善惡,並呼籲重振道德良知,可是台灣教育並不重視「全人教育」,如大學教育的重心在「學歷是否貶值」,這使升學成為教育的終極目的,並滿足父母的認同與社會的標準,在這種矛盾環境下,善惡是非淪為口頭的標準,而非身體力行的基本行為。
筆者認為,社會大眾不缺乏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而是「說一套作一套」,造成良知良能的侏儒社會文化,因此應讓教育回到養成服務社會的良知,再講「自我投資」,才能減少「士大夫無恥是為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