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維基百科
文/囡仔
還想到什麼特殊的長角動物嗎?「獨角獸」應該會自然而然浮現腦海中。牠是古代神話中的一種動物,特徵是頭頂正中央長一支單角,現實世界中,獨角鯨或許是獨角獸的原型,不過獨角鯨生活在深海而非陸地。傳說中「獨角獸」曾經真實存在於地球上,但是並不像《舊約聖經》上所記載,有著像馬的身軀,反是比較類似於長滿毛的肥胖犀牛,牠大約是2.9萬年前滅絕的巨型板齒犀(Elasmotherium),亦稱為西伯利亞獨角獸,那麼我們就從這個聯想來談談犀牛角吧!
前實後空 直挺居中
犀牛是僅次於大象,現存於陸地上,體型第二大的草食性哺乳類動物,牠最大的特徵就是犀牛角,地球上目前僅存5種犀牛,不同種的犀牛,有的會長出1支角,有的會長出2支角。與牛角不同處在於犀牛角是長在鼻子上比較圓挺,牛角則長在頭部兩側而且比較扁,不過所有的牛角一樣都是「前實後空」,所謂「前實」是指愈向角尖的地方愈是實心的,而「後空」則指靠近鼻子或頭部兩側的地方是空心的,而且牛齡愈大,空心則愈長,實心則愈短。犀牛角還有一個特性,就是如果因為打架或撞擊導致犀牛角斷掉會再生出來。
犀牛角的纖維狀外觀,常被誤導為是由壓縮毛髮所製成,事實上犀牛角主要是由角蛋白組成,而這種蛋白質也存在於人類頭髮和指甲之中,犀牛的角平均每年長2公分,因此每年長出來的每一層形狀和顏色都不同,這是取決於犀牛吃的食物、環境溫度和外部損傷等因素。
保育危機 阻止滅絕
犀牛角對犀牛本身來說,不只憑藉為爭奪族群地盤,更要用來引導寶寶前行,這一柱擎天的大任,絕不僅是威風的表徵,一旦犀牛角在打鬥時受傷或斷裂,犀牛的戰鬥力會頓然大減。但是數百年來,傳統醫藥都神化了犀牛角的藥用價值,將之視之為珍貴藥材,雖然並無實際科學根據,但犀牛仍然不斷被殘忍砍殺與盜獵,造成嚴重生存危機,然而犀牛保育並非遙不可及,牠們正迫切需求地球的關注,我們應該改變錯誤認知,停止買賣需求,一同留給犀牛一條生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