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愛翎
以前,女兒每次抽衛生紙,不論是擦什麼總是一抽就一張,我總提醒她,如果只是擦小東西,撕個一角就好;如果要擦的地方不油膩,只有灰塵,那就用抹布擦就好;如果不是上面兩種狀況,再用一整張。她的毛巾用久了,稍微變黃了,準備拿去丟掉時,我把她攔下來:「先別急著丟,還可以再利用。」
結婚後,和外子兩人在外縣市打拚,每月的薪水扣除必要開銷後,所剩不多,為了不被房東漫天漲價,希望買間能遮風避雨的房子,消費前總會考慮再三,購物也得貨比三家,想辦法一點一滴把錢存入購屋基金中。
好不容易終於買了房子,孩子也出生了,開銷增加不少,無法開源只得節流。除了平常省水、省電之外,還得想辦法物盡其用。每天洗臉的毛巾用久不柔軟了,就拿來當擦桌子的抹布,接著再拿來當擦地布,擦到黑了、髒了不堪使用(這些各有用途的抹布,每周都會清洗一次),最後就是大切八塊,成為料理後殘留在炒鍋中油膩汙垢的潔油布,擦完鍋中乾乾淨淨,抹布正式走下它的舞台。
衛生紙盡可能減少使用的機會,如果只是擦擦眼鏡吸吸水,就會先留下來,擦鏡子或小範圍髒汙,不但不容易破,吸水力也很棒。
「一分錢,一滴血」,每一分錢都是花盡心血才能賺到。連經營之神王永慶都說:「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的一塊錢才是你的一塊錢。」臺灣首富都能力行節約以累積財富,更何況是升斗小民的我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