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交通共好行計畫」,藉行動書車進入國小宣導交通安全的重要。圖/高雄市交通局提供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交通安全的觀念要從教育做起並從小扎根,高市府交通局攜手市立圖書館推動「閱讀交通共好行計畫」,藉行動書車、故事說演在國小校園巡迴,扎根人本交通教育,透過互動傳達交通安全觀念,要建構更安全的交通環境。
內政部、高雄市及高市圖自去年10月啟動「閱讀交通共好行計畫」,至今已走入37所校園,藉故事說演、互動傳達交通安全,每場次還有小達人搶答活動,小朋友專注投入讓交通安全觀念得以扎根。
「閱讀交通共好行」為2年期、60場次行動書車、25場次故事劇互動教學,還有英語說故事、科普體驗及走讀大眾運輸;巡迴國小校園、社區或圖書分館宣導交通安全。
特別的是,劇團表演改編自美國經典繪本「讓路給小鴨」(Make Way for Ducklings),透過劇團孩子演繹小鴨們及其他繪本角色,以淺而易懂的方式分享安全過馬路的重要性。
交通局長張淑娟指出,落實「人本交通、行人優先」是交通局的重點業務;行人是道路安全中最弱勢的一環,從交通事故分析發現,建立幼稚園、國小學童正確交通安全知識,可以有效地帶動家中長輩遵守交通規則,行動書車也駛入交通事故比例偏高的行政區,例如林園、鳳山等地的校園。
交通局強調,安全教育無法取巧、不能跳級,尤其交通運具及道路型態愈來愈多元,所以透過教育用行動書車、故事劇團、繪本創作等活動推廣人本交通閱讀教育,目的就是希望道路「好行」。
「閱讀交通共好行」交通安全小常識搶答問題很多元,包括公車站的設施?人行道、站牌及路線資訊、停靠區、交通號誌、斑馬線等,活潑有趣的展演及互動搶答寓教於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