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聰明(佛光山南華大學校長)
今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正當全國家戶在歡慶元宵之際,傍晚頃知大師圓寂,各界無不痛心疾首,世界失去一位能夠照亮寰宇點亮心燈的大師。
佛指舍利 開啟佛光深緣
筆者與星雲大師及佛光山的結緣,以啟蒙算起已有30多年了,記得那時率參訪團至澳洲,利用空閒拜訪佛光山的道場。休息期間,剛好播放懺悔文佛曲:「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觸動了心弦,當場淚流滿面。之後,2002年佛光山恭迎佛指舍利來台,在遶境的過程、在沒有心理準備下參與迎接。隔天適逢在台大體育館進行恭迎法會,筆者與內人正好在校園散步,因好奇心驅使從後面聆聽觀禮,當場嚎啕大哭。自此之後每遇葷食,即起嘔吐,啟動了蔬食因緣,讓人感受到佛法之不可思議。後來到義守大學參加全國大學運動會開幕典禮之後,臨時動念參訪佛光山,又巧遇恭送佛指舍利儀式,與佛指舍利和佛光山結下如此之深緣。
10年多前,筆者受星雲大師的敦聘前來南華大學服務,更有機會與佛光山諸位長老互動與學習,以及向大師請益及開示。有機會到佛光山很多國家的道場參觀,當然也參訪了國內多所道場。幾次的重要活動,筆者目睹大師為了弘揚教法,不辭辛勞,為法忘軀。大師的記憶力更是有如一部超大記憶體的電腦,任何人、事、物等,均能如數家珍。
受聘南華 得蒙親臨指導
大師對學校的辦學極為關心,筆者上任後曾多次到南華大學開示及指導。為了校舍的增建,曾在農曆年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及初六分別至各道場講經說法,甚至舉行老歌義唱會等勸募活動。
每年九月開學前,南華大學會前往佛光山舉行教師共識營,大師也都親臨勉勵。多年前特別期許南華大學要培養學生成為具備南華人性格的開示,培養兼具慈悲、勤勞、信用與感恩及忍耐負辱的修養,同時更強調「教育」讓人增長向上,可以改變氣質、改變自己與社會,並能養成聖賢性格。
大師對弟子或大眾的學佛情況亦非常關心。記得有幾次,一些國內外學者為了佛法提出尖銳的問題請教,大師均能一一剖析、回應,令他們相當折服。也有幾次筆者因校務關係請教大師,大師也會要求筆者另加提問佛法問題,似乎知道筆者對於一些有爭議性的佛法還存有疑惑。
筆者對大師在世的用心努力,無私無我的奉獻,除了感佩,還是感佩。為了度化眾生,大師倡導「佛法人間化、生活書香化、僧俗平等化、寺院本土化」作為人間佛教的願景。
感恩有此機緣,得蒙大師親自教化,薰習佛法;感恩有此機緣,參與「三好運動」的推廣。大師的確是「改革了佛教,淨化了人心,改變了世界」。謹以此文獻給大師,祈願大師早日乘願再來,度化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