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雲大師
(10)
人間佛教不一定要去成佛,佛陀都已說過人人皆有佛性,我們現在所需要的是「覺悟」,覺悟自己可以調和自己與一切世界,自己能統攝自己和一切世間。所謂「法界圓融」,人間佛教認為,人間一切都是我的,一切也都是無我的,我與法界是可以融和的,也就是說,我與十法界眾生都是同體平等的。
(11)
人間佛教的信仰是單純的,是專一的,是不生不死的境界,是不生不滅的存在;是自我在生命裡、在思想裡,會求得一個圓融、求得一個永恆、求得一個覺悟,求得煩惱的解脫,淨化自己。讓自己在所有的眾生中,好像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名言:「要跳得更高,拋得更遠,跑得更快,做得更好。」
(12)
人間佛教的努力要達到「心無罣礙,無有恐怖,無有顛倒」的境界,我們認為,通過人間的道德、所有的善事、人格的慈悲等等善法,可以讓自己達到一個更高的境界,沒有煩惱,不懼生死,沒有憂悲苦惱,一切都隨著信仰和自然發展。這一個更高的境界,永遠屬於自己,不需要神明來賞賜,都是要靠自我完成。
是今生,是來世,甚至對隔陰之迷、對生死迷思、對人我的解脫缺乏信心等,這些都不會發生,悟道之後,一切都能明白。而我們也認為,悟道之後,就是認識本來面目(自我真如佛性),那就是人間佛教的神聖性。至於過去講三大阿僧祇劫、東方世界、西方世界等等,如能證悟般若緣起,就會了解那都是方便說法,我的世界、我的自由解脫,佛力可以加持,但一切會自我解決。
(13)
人間佛教是「我跟人都可以統合起來」,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與時間都是無限的,我與空間都是無邊的,我與無量眾生都是共生的。
(14)
生命在輪迴裡就解脫了,沒有所謂輪迴的問題。有輪迴,但不是說輪迴內就是苦,輪迴外就是樂。因為輪迴也是在世界空間裡,可以昇華,可以遠離。但是那個世界究竟在哪裡呢?還是在輪迴裡面。輪迴在哪裡?虛空之中。所謂「法界圓融」,到處都有,到處都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勉強的說,可以用「智不住生死,悲不住涅槃」來表示,那可以說就是人間佛教的世界。
(15)
生命到了覺悟了以後,他有般若智慧會處理自己。人到了開悟以後,對於自己,等於旅行在這個世間,他的能量是廣大無邊的。人到了覺悟以後,明白好壞、是非、善惡、對待,都覺得這些沒有什麼了不起,五欲六塵都不放在心上,這不就是人間佛教的解脫嗎?
(16)
信仰的價值,就是自我的擴大,自我的昇華,自我的解脫,自我的圓融,我想,那就是人間佛教最後的目標,都要自我去完成。做自己的貴人,這就是佛陀。
(17)
不但是人間佛教,任何宗教真理,都不能解決別人的問題。世間一半是佛的世界,一半是魔的世界,好比有句話說:「生命都是要靠殘殺才能生存。」所以自古以來,人類的刀兵劫難、弱肉強食,這種循環是會存在的,就像老虎、獅子沒有弱小動物為食物,牠也不能生存;但這不是我們個人的能量能去解決的。各自的業力,要各自去解決,就是佛陀,他能自我解脫,教導你解脫的方法,但他不能幫你解脫。所以,所謂「上帝審判」這句話是有待研究的,他在哪裡審判呢?在佛教裡,眾生一切都是自我審判,不由外力,都是業力招感,只有靠自己解決。
(18)
眾中,能自我清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共修集會的意義是:「在行儀上相互尊重,在思想裡共同圓通,在經濟上相互均衡,在社會裡和諧共有,在語言上讚美無諍,在心意上享受禪悅法喜。」佛陀當初組織教團共修,以「六和敬」為基礎,也是我們現在人間佛教的主張。
(19)
人間佛教對信仰的看法,是自我肯定,不管別人怎麼分別,自己的信仰都是至高無上的。在信仰的真義上,是有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等分別,不過,我們都是學生;我讀幼稚園,不是沒有出息,我也很偉大,你的階段是讀博士,是你在讀博士,跟我讀幼稚園沒有什麼不同,都是各自學習。在信仰裡面,你有你的偉大,我有我的偉大。
(20)
生命永恆、生命不死,這就是真如佛性,就是神聖性,就是人間佛教。人有志於超越、擴大,信仰的淨化、昇華就是神聖性,有超越的能量,這就是人間佛教。
──摘自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佛陀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