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讀擷秀》淩波仙子--水仙

菲爾/文 心皓/圖 |2008.05.06
1878觀看次
字級

傳說中,水仙花是堯帝的二個女兒娥皇、女英的化身。當她們為堯帝殉情之後,上天把她們兩個化身為江邊水仙。

水仙花別名雅蒜、天蔥、金盞銀台、中國水仙、天蒜、玉玲瓏,從名字便可想像其美。

中國是水仙的原產地,歷史可追索至一千三百多年前。由於其生長環境清雅,花朵可人,所以深受士人喜愛。它有碧綠的葉子,芳香的花朵,冰肌玉骨,香味清幽,人們慣用清水來養,宋代詩人黃庭堅,說它「節水花開自一奇,水沈為骨玉為肌。」並在〈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裡,把它稱為淩波仙子:「淩波仙子生塵襪,水上輕盈步微月。是誰招此斷腸魂,種作寒花寄愁絕。含香體素欲傾城,山礬是弟梅是兄。坐對真成被花惱,出門一笑大江橫。」

水仙的花朵嬌小玲瓏,楊萬里的〈水仙花〉寫它:「生來弱體不禁風,匹似頻花較小豐。腦子釀熏為香國,江妃寒損水晶宮。銀台金盞何談俗,礬弟梅兄未品公。寄語金華老仙伯,淩波仙子更淩空。」他還有另一篇詩歌頌水仙:「韻絕香仍絕,花清月未清。天仙不行地,且借水為名。開處誰為伴?蕭然不可親。雪宮孤弄影,水殿四無人。」

水仙花是當今中國大陸漳州市花,也是福建省花,畫家豐子愷曾為文寫他的堅韌;民主革命家秋瑾也熱愛水仙花的樸素無華、淡雅高潔。據說每年水仙上市時,她都會買來家中擺放。她對水仙花高度讚賞,為水仙花寫過:「洛浦淩波女,臨風倦眼開。瓣疑呈平盞,根是謫瑤台。嫩白應欺雪,清香不讓梅。餘生有花癖,對此日徘徊。」

此外,水仙花除供觀賞,還可入藥。《本草綱目》說水仙花能「作香澤,塗身理髮,去風氣。又療婦人五心發熱。」若是提煉其精粹,還可成為除去皺紋的天然保養品。其用途廣泛,難怪被稱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