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行探索臺灣」特展結合陸域和海下遺址意象多媒體呈現。圖/文資局提供
【記者曹麗蕙綜合報導】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共同合辦「潛行探索台灣-水下文化資產特展」於今(13)日熱鬧登場,巡迴展首站來到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期至4月5日。
文資局主任秘書林滿圓表示,特展以多媒體的互動展示形式,分為「水下時空隧道」、「認識水下文化資產」、「台灣海洋考古之旅」、「東西洋交會下的台灣風貌」與「永續與推廣」等五大展區,藉由大型沉浸式船隻造型投影劇場裝置,帶領民眾重返大航海時代,認識水下文資的來源與保存的重要性。
科工館館長李秀鳳則分享,台灣四面環海,海洋並非台灣對外交通的阻礙,而是與外界連結的重要通道。數百年來海洋提供了台灣人民永續發展的重要資源,也孕育出多元的文化特質。有些船隻上的人們停留在台灣,在陸上留下印記,也帶來豐富的物種;有些船隻則因風浪觸礁甚至戰爭而沉沒於台灣周遭的海洋,成為重要且寶貴的水下文化資產。這些水下文資封存於有如「時空膠囊」一般的海底下,蘊藏豐富的考古與文化訊息,是認識過去人類文化與生活的寶貴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