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Julia Chou
文/司馬川
講到「雲端運算」,很多人都會以為是相當高級的運算,其實就是利用Internet網際網路的遠端運算,講白話就是在遠端,利用共享的資源等,在算好或是執行程式後,把結論或是數據呈現在電腦、手機、平板或是筆電,讓我們觀看或使用,降低手邊的PC或3C產品的記憶體或晶片等的處理負擔。
科技提升 推波助瀾
就雲端運算來說,要先稍微了解一下電腦演進過程,過去一開始發明了大型電腦後,一台可以供在集中一地的地點,幾個或幾十個人在固定的終端機(沒什麼功能的電腦和螢幕)使用,後來演進到PC的年代,自己一台就可以完成所有運算和各項作業,這時候使用者就要花錢買軟體,再「安裝」到PC使用。
然後在實際應用上,隨著網際網路Internet的興起,許多可以共享或是在遠端伺服器運算的服務也陸續興起,包括遊戲、租屋、買賣屋還有找工作等的平台,利用瀏覽器隨時隨地在任何設備都可以使用,其實已屬於雲端運算的做法了。
訴諸遠端 降低門檻
上述包含遊戲等比較屬於個人運用,而雲端運算則有很多在商業用途,許多企業都需要的人資、會計、還有整合式的企業資源規畫系統(ERP)還有會員分析維護的客戶關係管理CRM(企業會員維繫為主)等等,都是公司行號不可或缺的各項應用系統,過去主要買回來在公司內部伺服器,然後「分發」給大家使用,現在雲端運算則是上遠端的軟體服務公司,使用公司所購買或是租用的功能。
關於商用雲端運算可以舉一個生活化的例子:有些人因為生於城市也居住在城市中,對花草樹木甚至稻米種植很有興趣,但是又不不想像專業農夫那麼辛苦,只想假日去看看整理勞動一下,這時候就興起了城市農夫的服務,提供給每個人一小塊地耕種,提供耕種的工具還有教學,平常也有人幫忙看顧,如果要肥料也可以另外購買,想要更多面積也可以加購,隨時也可以到現場去看;對比於自己買一塊田,施肥、耕耘、整地還有購置農具什麼都要自己來,確實輕鬆許多,因此也可以說是可以凡事都交給專業來做的新興服務。
優劣並陳 謹慎運用
以現在各公司相當常見的人資HR系統(人員管理)為例,過去企業花一大筆錢購買軟體系統回公司使用,但是若使用雲端運算,企業可以用最基本人數(例如6或10人)為主,用租賃方式每月繳費,只需要帳號密碼就可以使用,然後員工增加了再按照人數比例增加每月費用即可,現在火紅的SaaS(軟體即服務)就是類似的概念。
在網路的發展和程式應用的不斷成長之下,讓雲端運算愈來愈蓬勃,但是有好處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其一是提供服務的公司要財務健全規模夠大,以免發生問題沒得用,再者是長期依賴在一家公司,未來若想換另一家,包含資料轉移複雜度和轉移的成本,加上再學習新系統所需的時效,都不是很容易可以克服的,不過新的科技總是會帶來更多便利和進步,就看我們怎麼加以運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