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三:如何將迷信的人導入正信?
這需要有無限的方便和無量的法門。在我幾十年的弘法經驗裡面,度一萬個人皈依三寶容易,要一個人不拜神很困難,所以台灣的一般民眾很可憐,固執的迷信,諸如求神、問卜、看地理、看風水,把自己的一切都給神權操縱,非正派的神道教也就用這樣的方法來控制人的信仰,如何從神權裡面跳出來,只有佛教,只有佛法幫助我們最大。圖/中央社
文/星雲大師
提問三:如何將迷信的人導入正信?
這需要有無限的方便和無量的法門。在我幾十年的弘法經驗裡面,度一萬個人皈依三寶容易,要一個人不拜神很困難,所以台灣的一般民眾很可憐,固執的迷信,諸如求神、問卜、看地理、看風水,把自己的一切都給神權操縱,非正派的神道教也就用這樣的方法來控制人的信仰,如何從神權裡面跳出來,只有佛教,只有佛法幫助我們最大。
提問四:如何使本山徒眾在精神上、觀念上、思想上、見解上,都能與常住結合在一起?
這個問題不應該問我,要問大家才對。其實像這種問題,實在已經不是問題,都已經進了門,還有這些問題嗎?不和常住一致,你又奈何?這是你自己的損失,太可惜了。如何一致,所謂「以師志為己志」,要不斷地去體會,如「怎樣做一個佛光人」,就是一個準繩,只要照那樣做到,就能一致了。
無煩惱障 解脫自在
提問五:有人說涅槃是一種幻想,面對這樣的言論,我們應該如何來解說?
說這話的人根本就不懂得涅槃。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等正覺涅槃,那是幻想嗎?一個人把煩惱去除,證入不生不死的境界,叫做滅度,就是涅槃,滅了所知障、煩惱障,度了分段生死、變易生死。
滅度是一種超越的境界,而且還有層次,所謂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究竟涅槃,怎麼可以說是幻想呢?這是可以實證的。
佛教的涅槃思想,就是解脫,所謂解脫自在,得大涅槃,解脫自在是幻想嗎?涅槃是一種真、善、美,是人格的完成,道德的完成,難道人格完成、道德完成是幻想嗎?太不懂得涅槃的意義了。
我們秉持佛教的基本精神,融和世間與佛教相應的學說、理論,各宗各派都沒有關係,佛法是不捨一法的,佛法包容他們的存在,但是佛教還有一個菩薩道,這是超越於任何的學說、理論的。
提問六: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的意義是什麼?
出世的思想,就是發起一種出離心,譬如金錢,我可以不要,可以放下,權力、感情、五欲塵勞,我都感覺好障礙、好束縛、好汙染、好罪惡,所以我發心出家,不要這個世間,這叫出離心。你不要這個世間,就趕快自殺嗎?逃避嗎?躲到深山裡面去嗎?自我消極毀滅嗎?當然不是的,發了出離心的人,還要再發大悲心,出離心是放下,還要有大悲心提起,就是要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你如果不發出離心,就會自私、執著、自我貪求,所以要有出世的思想,有了出世的思想,還要有入世的事業,自己什麼都可以不要,但是眾生不能不要,佛法不能不要。
心無所住 為眾而要
古德云:「宴坐水月道場,修習空花梵行;降伏鏡裡魔軍,大作夢中佛事。」出世的思想和入世的精神二者是不相衝突的。
對於出世的思想,我一直在努力地這樣做,並且也自覺有一點小小功夫。什麼功夫呢?對這個世間很能放下的。茶很好吃,假如沒有茶給我吃,也沒有什麼了不起,到自來水邊上用手捧一捧,喝兩口,也覺得很好;睡覺,有好的床鋪固然很好,沒有,在椅子上坐一坐,牆壁上靠一靠,也一樣睡得很香甜;錢,幾千、幾萬、好歡喜哦!但是這又不是我的,是佛法的,是常住的,所以我歡喜,不是為自己,是為大眾,自己無心要錢,為了佛法,為了眾生,還是要有責任的,這就是我們大家今後共同的目標。
出世,並不是什麼都不要,而是一切為佛教、為眾生、為大眾而要。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