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林燕卿
當你和家人、朋友說話時,是否常會得罪人而不自知?莫名其妙的遭朋友疏遠,或被家人埋怨、不諒解?如果你所說或所做的,經常會觸犯家人或朋友,那麼你的行為的本意是什麼,就變得不重要了。聽過「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的誤會吧!若這是長期的問題,一方經常讓對方感覺他自私、不體貼或充滿惡意,那麼再怎麼說明自己不是存心的,都無法解決問題。
例如,丈夫因為業務需求經常晚歸,事前也會打電話告知,但次數一多,做妻子的心中仍然不滿,積久了就會爆發情緒。面對此情境,有人選擇沉默,有人反唇相譏,「我不都告知了嗎?怎麼這麼情緒化?」由於這種事情經常發生,也就是丈夫的不體貼是存在的,光是道歉及表明本意尚且不夠,甚至還怒斥妻子,這麻煩就大了。
這位丈夫要了解一個事實,就是他在不知不覺中,傷了妻子的心,他必須設法改正自己的不體貼;同樣的,妻子也要深思,為何自己有這樣的反應?內心在害怕什麼?或許自己也做了一些不體貼的行為。
不論是哪一種狀況,丈夫都不可忽視妻子的心情。不要用反擊的方式,嘗試理解妻子的感受並努力溝通:「是因為我經常在晚上九、十點回家,你有一些擔心嗎?我們可以商討一下 回家的時間,而不要對我發火好嗎?」
有時也會聽到這樣的話語:「我只不過是開個玩笑,你怎麼都沒幽默感?」記住,不論在何種情況下,講這句話都是不合宜的,如真要開玩笑,寧可開自己的玩笑,不要隨便開他人的玩笑。
如果家人有人覺察你對他的侮辱,而你卻回答:「那不是侮辱,我的意思是……你為什麼老是這麼敏感,老是雞蛋裡挑骨頭?」這樣是不對的。當有人說你的話很侮辱人時,你應該對他說:「我很抱歉這麼說話,也許我該換個說法。」如果對方仍有那種感覺,你就要請對方明確指出來,並幫忙做修正。
這些都是很重要的,不要當成小事來看,因為很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這些事可能會破壞你的人際關係、婚姻,甚至影響整個生活。你要記住,不論你的本意是如何,有心或無意,對方的解讀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