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探索1】 菩提樹 文/許貞慧 |2022.12.25 語音朗讀 1729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菩提樹─葉子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莊溪 文/許貞慧 走進佛陀紀念館,隨處可見「佛陀的思維樹」,其中有一棵是漂洋過海,來自印度最古老的那爛陀大學,這棵菩提樹植於佛館四給塔與六度塔間的草坪上。挺拔筆直的主幹,茂密的菩提葉,宛如正法永存,開枝散葉的見證。瞻仰它的丰姿,您可遙想佛陀坐於聖樹下、金剛座上說法,與佛陀接心,體悟甚深因緣佛法,尋找那久違的「心」寧靜。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莊溪據記載,釋迦牟尼佛降誕於「無憂樹」下,成佛於「菩提樹」下,於「娑羅雙樹」下涅槃,造就佛教與菩提樹結下不解之緣。佛教徒也將菩提樹視為佛的化身,《雜阿含經》記載:「我見菩提樹,便見於如來。」大唐玄奘大師西行印度,抵達佛陀成道菩提樹下時,亦五體投地,至誠禮拜菩提樹,以表菩提樹給佛遮蔽豔陽之恩。經典中的菩提樹是佛陀悟道成佛的神聖之樹,象徵智慧、覺悟,又名「畢缽羅樹」,是桑科榕屬植物,原產於印度,也是印度的國樹。每年夏季7、8月時,枝幹上常有兩兩並生的扁球突起,即為菩提樹的隱花果,內含許多顆粒狀小花,成熟後表面會呈現許多暗紫色的斑點,並自然掉落,而心形狀菩提葉可以在葉脈上寫經傳法。菩提樹─新枝。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莊溪菩提樹─嫩葉。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莊溪菩提樹幹紅褐平滑,初生嫩葉從微紅至暗紅,逐漸轉綠,主幹一分為五,猶如禪宗達摩祖師所言:「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邀您走一趟佛館,見成佛大道上的菩提樹,如見佛般,體悟一花一葉一如來的一念清淨心,觀想耳邊響起的簌簌聲如佛陀說法。菩提樹─花苞。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莊溪菩提樹─果實。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莊溪 前一篇文章 曼妙謙懷使君子 下一篇文章 【身心植覺】 〈在呼吸 in spire〉概念展 熱門新聞 01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2【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2025.08.0303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4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5【心靈修行】清靜心的日常修煉2025.08.0306味覺圖有謬誤2025.07.3107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08 謝弘志 樂在以畫筆擁抱生命2025.08.0209泡水光電板會破壞生態嗎? 2025.08.0210俄 8.8 強震 海嘯淹沒小鎮2025.07.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視覺DJ】夏日.孤荷【綠手指筆記】優雅的亞馬遜百合花【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植感時光】天堂之果 紅豔刺寶木鱉果 【樹博士系列】土壤的祕密XIII:讓稻田喘口氣 氣候友善農法 減輕地球負擔 作者其他文章【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探索18】 椰子【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探索17】 椰棗【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探索16】朱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