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顆糖果

文/閑三 |2022.12.20
1121觀看次
字級

文/閑三

◎吃糖的特技

年輕時剛從房地產廣告文案轉職,從事綜合商品廣告文案不久,我的老闆娘就識破我的底細。

一天下午,她好整以暇邊翻看A E部門的卷宗(廣告業專職客戶行銷疑難溝通、與廣告策略協商等的業務部門),她沒抬頭,只是悠悠哉哉跟我說:「你就是手裡握一顆、口袋裡塞一顆,嘴裡又含一顆。」

當年我只覺得她的話很可愛、很好玩,卻沒聽懂,現在回想起來,欸?真的欸!我手裡寫著廣告文案,卻只買企管和行銷企畫類的書在看,心中又老衝動著,除了新詩之外,我必定要寫小說。

好極了!這個願望在幾多年後,當真兌現了!

我白天從事行銷企畫正職工作;晚上加完班後又兼了全職網頁文案工作,獨自承攬整個網站的文案,不是單一網頁,而是一個網站接著一個網站寫;另外我真的很少寫詩了,抓到空檔就寫小說,早有兩本小說集出版多年後絕版。

這樣兩份全職工作外加寫作,讓我荷包飽滿,卻也因此每天的工作時數,長達十七至二十一個小時。

現在想起那幾年時間,真的是心有餘悸,雖說佩服自己也是真的,但怎麼三顆糖果全都塞進嘴裡啦?

每天十七至二十一個小時的工時,三項全都是創意工作,我真的佩服自己當年沒有發狂或過勞而亡,不過硬挺數十年的健康,就這麼盡數掏空是當然了!

當年嘴裡塞滿三顆糖果、口袋裡麥克麥克的我,旁人看著好像甜滋滋;我卻早已麻木,真的是終日感到頭皮麻木唷!

那些年我常用指甲尖,使勁深深刺入自己的頭皮,真的幾乎沒有痛感、只有一點觸覺。不堪壓力之餘,花錢不眨眼是最理性的發洩、同時也是愚蠢已極的。

因此,多年後我兩袖清風、口袋空空、白忙一場,旁人常當我裝死好面子、愛錢不沾錢;其實那麼多年那麼多錢,這般左手來右手去,我對金錢真的不太有感。有錢房裡只是多了垃圾、沒錢也早已學會過得很好。

◎吃糖的弔詭

從二十多年前起,在網路購書就很方便、很便宜。因此原本我當作自己只買過上千本書;然而從十六歲三天兩頭購書至今,經過四十年,我累計購入超過三千本書。

非但買出知識焦慮症候群,現在有了年紀、健康大壞、體力衰頹之餘,又得了「厭書症」,對書籍胃口大壞。

除了我的臥房迫切需要「生活空間」外,腦子也無從消化三千多本藏書。於是挑選大量自己欠缺體力鑽研的主題,除了文學外,每個主題只保留數本至二十餘本實用奇書,其餘都在二手書店賤價轉讓了。

因為知識也是糖果,派得上用場真的甜蜜;倘若如何也用不著,再如何迷人的知識,我們誰也不是達文西。

就像我初至佛寺道場,法師教導我這般根器的弟子,開示習禪之法:一門趣入即可通達佛法,起步心無旁鶩最好。

知識也是這樣,因為知識如同佛法,都存有一種「共性」。

深入一門知識,其餘的大略知曉、偶聽偶聞,輕輕一撥就開了竅門,也就略通一二,無須樣樣精通、也不可能樣樣都通。

否則三顆糖果都塞在嘴裡,非但無有甜蜜,還弄得頭皮幾乎失去知覺,那三千多本書都硬擠進腦裡呢?

◎你想怎樣吃糖?

受過教育的人,大抵很早就聽老師講過一個「都市傳說」:許多第一名的同學出了校門,幫班上成績墊底的同學提公事包。

這雖然不是鐵律,卻也有幾分道理,只不過我們在學時多半丈二金剛摸不著頭,弄不懂這是什麼歪理。

然而,成績優秀的同學,往往擅長思辨、構思,很多人在思考和假設的過程中,就在腦裡「完成」了他們追求的夢想。

這是人類大腦自我欺騙的本能,雖說思辨、構思能力可以是傑出的,然而思考的結論倘若無法獲得實驗、修正與實踐,思辨與構思能力就只是一種假設,甚至淪為想像。

而成績墊底的同學,若非自甘於職場底層,疲於或不肯翻過身來,往往對「實踐」較感興趣,行動力與催促力較強,若再活用校園所學,便往往成為企業主管甚至創業當老闆。

這也就是何以會有這則都市傳說的原因,也是老師對畢業生多年的觀察,並非老師故意要酸成績好的同學。

畢竟老師自己就是傳授知識的管道,自然偏愛努力學習的學生。所以這則都市傳說,其實是老師們提點成績優秀的同學不忘實踐,也是給學習成績不佳的同學的鼓勵。是師生情誼、老師對學生的關愛與期許。

知識也是一顆顆糖果,看了我所說的這些,你是聽了一個老歲仔,滿是塵埃的絮絮叨叨?還是想重新思考自己的腳步?

而你想怎樣吃糖呢?是甜頭吃在前頭,也就是大腦之中?還是將糖果滿足地盈滿生活裡呢?請自己選擇,也只有你能為自己選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