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今日舉行111年度樂器銀行感恩記者會。圖/教育部提供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教育部今日下午在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南海劇場舉辦「111年度樂器銀行感恩記者會」邀請媒合成功的偏鄉學校學生共同演出,分享對於音樂的熱情,以及獲贈樂器後的學習成果。樂器銀行7年來已媒合超過2500件民眾捐贈樂器,幫助402所偏鄉學校獲得到樂器資源。
教育部樂器銀行「樂器媒合維修交換系統資源庫」已營運7年,進行樂器的媒合、維修與交換,以扶持「偏鄉音樂教育」為主。今年樂器銀行獲贈的樂器捐贈數量,截至11月底共收到591筆,較去年成長近4成,並已媒合510件樂器,服務65間學校、舉辦20場講座暨樂器維修巡迴保健室、1場弦樂夏令營。
位於新北市山區的雙溪高中,該校弦樂團4年前成立,過去因為大提琴數量不足,弦樂團的編制因此受限,且必須輪流使用樂器而影響練習;今年透過樂器銀行媒合捐贈大提琴,終於可以一人擁有一把樂器,學生也更珍惜練習、比賽的機會。去年雙中弦樂團參加新北市學生音樂比賽獲得優等,並晉級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榮獲甲等,成為偏鄉學校音樂教育的最佳典範。
宜蘭南澳高中因位處偏鄉,甫成立的古典吉他音樂社團「i惠班寶」於今年3月獲樂器銀行捐贈20把吉他、2個音箱、3支麥克風,指導老師林雅惠帶領15人的音樂社團,更是每周搭2小時火車到33公里遠的音樂教室,自掏腰包修習古典吉他,再回來傳授給學生。林雅惠老師也將在歲末年終帶著樂團進行快閃愛心活動,到宜蘭縣私立弘道仁愛之家表演,撫慰老人的心,讓學生充分體會「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
教育部表示,樂器銀行推行的音樂教育在全台偏鄉已逐漸開花結果,國內知名樂器廠商─海國樂器今年捐贈總價將近60萬元的樂器,也希望全國各校及音樂愛好者能夠踴躍至「樂器媒合維修交換系統資源庫」媒合平台登錄捐出閒置樂器及需求,共同幫助全台偏鄉熱愛音樂的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