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Julia Chou
文/露
我們生活在一個繽紛多彩的世界,大自然是天然的調色盤。紅、橙、黃、綠、藍、靛、紫……不只是天空中彩虹的專利,也是動植物們形形色色的外衣。
我們都知道生命的三要素是陽光、空氣、水,地球因為擁有得天獨厚的環境,才得以造就出如此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植物透過特殊的生理機制,將陽光能量、水分子、氧分子……等元素,經由化學反應,轉化成為生長所需之養分儲存起來。在演化歷程上,藉著基因、構造的差異化,生產製造出不同的微量元素,亦即不久前我們概略認識過的植化素(Phytochemicals),不同的植化素,除了展現各式各樣的色彩與風貌外,也扮演著不同的功能,更是植物們生存、繁衍的小小功臣,身負重責大任!這次我們來換個角度,從大自然的調色盤裡,找到它們在哪裡。
植物功臣 歸植化素
我們先來複習一下植物在成長過程中,植化素的角色:它是植物所展現的顏色及氣味來源。因為豐富的色彩可以吸引昆蟲、鳥類等協助授粉,達成傳宗接代的任務。而氣味則形同植物的保護膜,抵抗菌類、病毒的感染,例如常為人所知,有抗菌功能的大蒜素,就是來自「有機硫化物」這種植化素。而葉黃素、葉綠素、類胡蘿蔔素……等等,協助植物進行能量轉移、光合作用等運作。兒茶素和花青素則提供優良的抗氧化效用……另外植物雌激素,例如異黃酮、木酚素等,多存在大豆、亞麻仁子等豆科、種籽,偏向繁衍等營養素的補充。
近色蔬果 功能相似
植化素對植物的功用,多到不勝枚舉!也是植物在成長過程中,抵禦各種輻射線及汙染很重要的因子。
通常顏色相近的蔬果,植化素的功能也相似,近幾年研究更發現,它們對人體是有實質上的幫助喔!綠色蔬果富含葉綠素,例如常見的葉菜類、花椰菜、芽菜。橙色及黃色蔬果富含葉黃素、玉米黃素與胡蘿蔔素,例如南瓜、玉米、胡蘿蔔,它們都可以保護眼睛、維持視力。白色食物富含大蒜素與多酚類,例如洋蔥、大蒜、白蘿蔔、木耳,可以抗病菌。紅色食物富含茄紅素,例如番茄、紅棗、甜菜根,可維持心血管運行順暢。紫色食物富含花青素、白藜蘆醇,例如藍莓、紫高麗菜、紫地瓜,有豐富的抗氧化力,維持細胞年輕。黑色食物富含多醣體,例如香菇、黑木耳、黑豆,可防癌,提升免疫力。值得一提的是:植物植化素的功能並不單一,它們的營養是多元而複雜的!小朋友還想得到其他顏色的植化素與代表的蔬果嗎?
每一種微量元素都是珍貴而特異的,蘊含著不同的營養素,這也是為什麼,營養師們總是推廣著:天天五蔬果、彩虹餐盤……等色彩豐富的飲食類別,而這些繽紛的顏色也是啟動人體食欲反應機制的鑰匙,讓我們自然而然的吸收各種營養成分。
小朋友們,有機會走出戶外的時候,可以帶盒色筆,比對一下大自然的色彩,尋找天然植化素,能不能在自然界中匹配到一模一樣的顏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