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慧開法師 (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問題四:
接下來要談的,是劉葆光居士在他的來信中所述,他遇到的三個有關生死問題的實際案例,也可作為問題來討論,我將這三個案例整理了一下,以劉居士(第一人稱)的口吻,分別敘述如下,然後加以分析:
案例一
我(劉葆光)年輕的時候認識一位老兵,當年跟隨國民政府來台,單身未婚,退休後領有月退俸,在西門町附近租屋獨居。我最後一次遇到他,是在真善美戲院旁邊,他跟我訴說人生的苦與生命的無奈。他雖沒什麼病痛,但是老年孤獨一人,覺得生命沒有價值,活著已經沒有意義了!他說年近八十歲,覺得人生很無趣,該玩的也玩了,該吃的吃也了,現在每天像行屍走肉,覺得無聊就到漢中街一帶逛逛,活得實在很沒有意義。
他還跟我說:他曾自殺過兩次,第一次是割腕,輕輕一割,血就流出來,他又怕了,趕緊止血擦藥。第二次是在他租的房間裡,把所有的報紙、書本啊,什麼紙類的東西圍成一圈,他坐在中間,然後點火想要自焚。結果搞得整層樓都是煙,驚動了房東太太跑來查看,制止了他的自殺行為。
房東太太對他說:「你要自殺也不要在我的房子裡用自焚的方式啊!你把我的房子燒了不打緊,把其他的上下樓、隔壁啊也都燒了,你死了,那我要怎麼賠呀!」
當年我正逢四十出頭,對他說的話沒有感覺,也就是,在我心裡並沒有生命無趣、生命無奈的感覺!
後來有一段時間沒有再遇到他,我就問西門町附近認識他的人,他們說:「這位老先生啊,就是以倪敏然的方式自我了斷,結束了他的一生。」為了感謝房東太太對他的照顧,他還留了八萬元給房東太太表示感謝!
如果我這位八十歲的老朋友能夠念佛自在往生,也就不必自殺了!
分析:
唉!這的確是個令人萬分感嘆與惋惜的不幸案例,其所反映的不僅僅是這位老兵個人的問題,而是當今全世界的問題——就是「存在的空虛」——這是由第三維也納精神治療學派的主將傅朗克(Viktor E. Frankl)在其《Man’s Search for Meaning》(《活出意義來》)一書中所提出來的,這也是二十世紀以來的一種普世現象。傅朗克還認為,在現代社會中,「存在的空虛」所表現出來最主要的現象就是「無聊厭煩」,也就如同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所說:「人類注定永遠在兩極之間擺盪:不是災難疾病,就是無聊厭煩。」
有道是「人在福中不知福」,依照劉居士所述,這位老兵年近八十歲,不但身體沒有什麼病痛,而且還有精神體力能夠到處閒逛,可說是相當健康的人,比起那些體弱多病、罹患癌症、長年臥床或者失能失智的老人,可說是幸福許多。只是因為老年孤獨一人,無親無故,覺得生命沒有任何價值,活著沒有任何意義,最後選擇了自我了斷,令人慨嘆!
其實,如果能夠適時伸出援手,用佛法來開導這位老兵,這個不幸的結局是可以預防或者避免的。劉居士說他當年正逢四十出頭,年紀只有這位老兵的一半,對他的話沒有感覺,也就不會想到要幫他一把。也可能當年劉居士尚未學佛(這只是我的推測),也就不曉得要如何幫他。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往者已矣,來者可追。如果各位讀者在現在及未來,有機緣遇到類似這位老兵的案例,就應該要適時伸出援手,主動表達關懷,善巧方便地運用佛法及「意義治療學」來開導他,啟發他能充實地度過晚年,同時積極地規畫來生,最後能夠瀟灑走一回。我曾在本專欄發表過〈生命意義的探索與建構——「意義治療學」引介〉系列文章(自二○一二年五月十三日至八月五日),收錄在《生命是一種連續函數》頁一一六至一四六,請大家自行參閱。
我常講人生有兩個黃金時期,第一個黃金時期是青春期,也就是閩南語俗稱的「轉大人」時期。第二個黃金時期就是在屆齡退休之後,我將這個階段稱之為「轉老人」時期,這也是人生後期開始回顧往昔與開展未來生命的階段。一個人在退休之前的人生狀態與處境,就如已故武俠小說作家古龍的名言一般:「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等到退休之後,無官一身輕,不必看人臉色、仰人鼻息,可以不問世事,專心念佛,發願求往生,不是很幸福嗎?所以我說這是人生的「第二個黃金時期」,大家務必要好好把握!(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