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神舟十四號太空人凱旋而歸,也帶來了來自太空的伴手禮。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團隊,已完成在中國太空站進行水稻和擬南芥育種實驗,這是國際上首次在軌實現水稻從種子到種子全生命周期培養,成功收穫太空水稻種子。
中新社報導,中國太空站第三批太空科學實驗樣品四日晚隨神舟十四號返回地面,在著陸場交付中科院負責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太空應用系統。這批樣品中包括經歷一百二十天全生命周期的水稻和擬南芥種子,並於五日運抵北京交付實驗科學家。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介紹說,該中心鄭慧瓊研究團隊承擔中國太空站「微重力條件下高等植物開花調控的分子機理」生命科學項目,國際上首次在軌開展水稻從種子到種子全生命周期培養實驗。同時,基於開花是結種子的前提,研究團隊還利用模式植物擬南芥,系統研究太空微重力對植物開花的影響。
研究員指出,本次主要完成三項實驗內容:一是在軌完成水稻從種子萌發、幼苗生長、抽穗和結籽全生命周期的培養實驗,並通過獲取圖像分析。二是完成剪株後太空再生稻成功培育並結出成熟種子。三是在軌完成擬南芥種子萌發、幼苗生長和不同三個生物鐘調控的開花關鍵基因,對太空微重力響應的圖像觀察分析,並在軌採集了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