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yapei
文/呦呦
「看招!」有沒有對著手足丟過鬼針草的種子?
鬼針草就是大花咸豐草,種子能輕易勾在衣褲和動物毛皮上,達到傳播的作用。它並非台灣原生植物,因為四季開花蜜源充沛,由國外引進,解決蜂農蜜源難以穩定的憂慮。所以,大花咸豐草是外來植物。
外來植物 生態考驗
交通技術的進步,讓人類的往來更便利,外來植物也為了各種目的,如食用、研究、觀賞、原物料等等,由陸海空引進,或偷渡到台灣。
這些外來植物,備受歡迎的進來,可是最終常常會在管控困難,以及被棄置的狀況下,強勢的占據山林野地,對台灣的原生植物造成威脅。一旦台灣原生植物的地盤被掠奪,當地的生態將遭受連動影響。
原先不屬於某個生態系的外來植物,為什麼有些能夠在經歷適應,以及歸化後,反客為主的呼風喚雨?
外來植物進入到新環境,若本身具有高適應力及繁殖力,自然或人為環境又與原棲地相似,加上環境中沒有競爭,且養分充足,那麼取代原生植物,甚而蔓延各地,是可想而知了。
外來,並非一定就會造成危害,如台灣郊野普遍可見的美味芒果、番茄,於荷蘭時期引進,已成為馴化植物。但是,假使外來植物的勢力足以改變生態,巨大的衝擊就無法避免了。
移花換草 問題不少
山林一片白色,不是下雪了,是開著白花的小花蔓澤蘭,纏繞著樹木根部向上,最後布滿整個樹冠。陽光被遮蔽,阻礙了生長,樹木最終只能慢慢萎凋而死。氣味清香的小花蔓澤蘭如何來到台灣無法確知,但卻有著綠癌稱號,就知道侵略性多強,會造成植物林相單一化,改變自然生態中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特性。所以每年九月是小花蔓澤蘭清除月,人工拔除就可以,對人體也無害。
水面上一片綠油油,看來清新、壯觀,長出淡紫色花朵時,更顯得美不勝收。這是布袋蓮,有著高繁殖力超強。當布袋蓮覆蓋住水面時,會阻塞水流,造成淤積或水災,也會改變水中生態,生物一旦缺少陽光與氧氣,可能死亡。布袋蓮的生長氾濫,難以單用人力清除,多是運用大型機具挖除。
「哈啾!哈啾!」北美洲的豬草,隨著穀物來到台灣,大量的花粉,容易造成過敏,誘發呼吸道的疾病。而草的生命力就是無法擋,傳播到哪長到哪,台灣目前零星分布,但金門已被全面入侵。
銀合歡可以作為紙漿原料、豬飼料。台灣早期曾經因為造紙原因以銀合歡造林,但後來採用的原料改變,被廢棄不再管理及砍伐的銀合歡林,以高高在上的姿態,遮蔽一片片土地的陽光,逐漸蠶食鯨吞原生樹木的棲息地。幸好目前已有規畫的對銀合歡林地進行砍伐,並重新栽種原生樹木,以恢復原有生態。
多樣平衡 減低風險
還知道哪些外來植物呢?每個地區,都應保有本來的生物多樣性樣貌,不能由單一物種稱霸,才會是一個平衡的生態系。自然環境的改變,只能由大自然進行,不應當以人力干預。
一個舉動,可能影響一個或數個物種,打破生態的平衡,或帶來危機。而且,不只眼見的生物樣貌在改變,或許同時提升了細菌、病毒的擴張、傳播風險。新型冠狀病毒的發生與傳播,造成全球性的傷害,有讓我們思考和學習到科技雖帶來便利,也帶來更多未知的風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