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凍生命的樂章》天道不可違

◎陳宏 |2008.04.28
598觀看次
字級

中華傳統文化有五倫之說,五倫並不是要談玄說妙,可說是天然的秩序。我們常常講的「道德」,什麼叫「道」?倫理就是道,這是自然的秩序。

男女到了適婚年齡,組織家庭,結合為「夫婦」,五倫從這裡開端。有夫婦而後生下小孩,就有「父子」。小孩多了,就有「兄弟」。孩子長大,人際關係擴展,就有「朋友」。進入社會職場,就有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也就是孔子所稱的「君臣」。

千萬不要誤會,五倫不是孔老夫子發明的。孔老夫子非常謙虛,自稱他一生教學「述而不作」,他沒有創作,都是祖述古聖先賢的教誨。實際上也不是古聖先賢創造的,是天然的,自然而然的法則,自然而然的秩序,就像氣候有春夏秋冬一樣,不能錯亂,這叫「天道」。

修道有得於心,就是「德」。把倫常之道,能做得很圓滿,智慧就會現前。如果有得於身,不會衰老、不會生病。「德」有身心兩方面,「道」只是一個。

印光大師說:「敦倫盡分」,敦倫要落實到盡分,「分」是我們的本分。

儒家講的「五倫十義」,這個「義」字的意思很深很廣。我們通常講義務,例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以及處世待人接物上所顯現的,道義、仁義、情義與恩義。

很可惜,如今的社情民心,受功利時潮影響,對義的要求已日漸式微,再加上過去當權者的意識形態,刻意與大陸隔離、醜化、妖魔化、去中國化的結果,連世界公認為人類智慧結晶的遺產,中華傳統文化,也被疏忘了,從小就要扎根的道德教育,禮義廉恥,也不見了。

佛家主張「平等」,分別就是不平等,喜歡這個,討厭那個,就是不平等。或許有人會問,伸出右手來,五個指頭功能各異,豈能在手指一樣長上求平等

?總統、文武百官、縣長、國小校長、教師、工友,該怎麼比?又該怎麼求平等?

若套用「盡分」觀念,就可解決,各自在專業領域,盡心盡力,圓滿完成,則於自己專業的崗位,也應屬第一,雖然職務不同,但都是第一,就可平等。 

到什麼時候才會真正平等?佛告訴我們,西方極樂世界每一個人相貌完全相同,跟阿彌陀佛一樣,個子都一樣高,身體皮膚都一樣顏色,全身金色,是真平等了。所以,要平等,就得嚮往極樂世界。(劉學慧整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