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問題三(續):
在上周的文中,我引述了一則廣欽老和尚早年在福建清源山中禪修入定長達四個月之久的事蹟,那一次他險些遭到誤會,以為他已經圓寂坐化,差一點被就地火化,幸好被弘一大師制止。然後經弘一大師鑑定,廣老是進入古來大德少有的甚深禪定。
我以此事來說明及旁證,為什麼當我們在面臨自然死的最後關鍵時刻,肉體會自動停止飲食而不吃不喝,接下來我再深入解析其中的奧祕與重要性。
廣老入定長達四個月完全不吃不喝,大家一定會好奇,他如何能夠維持生命?其中的奧祕就是,在甚深的禪定境界當中,身體的物質層面會進入一種近於「關機」的「休眠」狀態,而心識的靈性層面則會進入一種「禪悅為食,法喜充滿」的境界,因此,身心的整體不但不消耗能量,還得以維持能量。
根據《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四十的記載,大迦葉尊者在世間的教化因緣圓滿,就前往摩揭陀國向阿闍世王辭行,向國王告別之後,「便往雞足山中,於三峯內敷草而坐,作如是念:我今宜以世尊所授糞掃納衣用覆於身,令身乃至慈氏下生。彼薄伽梵以我此身,示諸弟子及諸大眾,令生厭離。即便入定三峯覆身,猶如密室,不壞而住。」也就是大迦葉尊者到離王舍城西南八里多的雞足山,在三座山峰屹立交會之處,身披著佛陀所授的糞掃衣入定,然後三座山峰就合起來,隱藏而保護了他的身體,可以「不壞而住」。等到五十六億年之後彌勒佛下生人間的時候,迦葉尊者會出定,再親手將佛陀傳授給他的這件糞掃衣,交給彌勒佛。在《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四與《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六中,也有類似的紀載。
由此可見,當一個人進入甚深禪定的時候,不但身體不需要飲食,而且時間的久暫也不是問題。不過,這還不是真正的重點,而我要特別強調的殊勝之處,就是在這種甚深禪定的境界中,身體是處於休眠而近於關機的狀態,其與心識的連結近於脫鉤,心識對於肉體沒有執著,身體也不會構成心識的束縛,因而心識可以自由地出入身體,甚至於能夠遨遊三界。我們凡夫要達到這樣的甚深禪定境界當然是望洋興歎,不過,上述的這一點可以作為我們善終往生的極佳寶貴借鏡,也就是身體在自然關機的狀態下,心識可以順利脫離身體,而不會有痛苦的覺受。
如果我們能夠做到,不但不排斥、而且坦然面對及接受「自然死」的話,維護身體不要遭受現代醫療的不當與無謂干預,而得以經歷「自然關機」的過程。如我在前兩周的文章中所述,在自然關機的過程當中,我們的身體有如電腦作業系統關機一般,體內的生理系統會開始逐一關閉,最先關閉的是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這也就是為什麼那些有幸經歷「自然死」的老人家會主動表示他不想吃東西了,因為他的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要準備關閉了,而且還會發出訊息通知大腦,因此,臨終者會主動「不吃不喝」,這是一種極其自然而且健康的反應,有助於他善終往生。
在此關鍵時刻,作為家屬的當務之急,就是要極力維護臨終者的「自然關機」過程能夠順利進行,而不會遭受醫療的不當干預與干擾,同時要為臨終者做好靈性關懷,包括開導、誦經、念佛、回向、祈禱等等。萬一有家屬實在擔心臨終者不進飲食,會缺乏營養沒有體力,因而感到心理不安,可以為他施打點滴,因為不經腸胃,不致影響關機。(慧開按:其實無此必要,因為臨終者本身根本不需要,而是家屬的心理有需要。)
為何絕大多數人在臨終階段幾乎都會遭受各種程度不等的身心痛苦?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出自於身、心兩方面:其一、在心理上,不願面對、也不接受死亡,就連「自然死」也不願面對及接受,遑論面對死亡的準備;其二、在生理上,不但不知道、當然也沒能夠讓身體「自然關機」,甚至於還遭受到醫療措施的嚴重干預乃至摧殘,如此一來,怎麼可能不痛苦?
反之,一個人如果能夠坦然面對及接受「自然死」,而且能夠讓自己的身體「自然關機」且不受干擾,當所有的關機程序都自然完成時,就是他的心識順利脫離肉體的捨報時刻,不但沒有痛苦,而且還會十分順暢、愉悅。(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