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東光國小貓頭鷹。圖/教育局提供
【記者羅智華台南報導】為提供兒童兼具安全及友善的遊戲場,台南市教育局編列預算持續改善校園兒童遊戲場。迄今已改善477所國小及幼兒園兒童遊戲場,經費總計2億9259萬元,預計111年全數改善完畢。
兒童遊戲場具有健康、娛樂及社交功能,是兒童玩樂的重要場所,在成長過程有重要地位。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南市校園遊戲場多融入在地特色、校本課程或創意發想,以「寓教於樂」為原則,許多學校發揮創意,設計最受學童喜愛的動物造型遊戲場,除動物造型外,還有天文、火車、船、穀倉等諸多主題,提供孩子多元的校園遊戲空間。
東光國小校長林義順表示,校內樹木環繞校舍,且樹種多樣,宛如城市中的小森林,考量遊戲場座落於學校圖書館前廣場,便以圖書室LOGO「貓頭鷹」為主題,搭配攀爬網、溜滑梯、攀岩牆,讓遊戲場融入於圖書室周邊情境,孩子在裡面奔跑、攀爬、跳躍,化身為快樂的「樹林精靈」。
七股國小校長陳智揚表示,七股是本島最西行政區,屬濱海地區,為此校方結合校本課程「海洋教育」,以海洋生物「海星」為主題,設計具有攀、爬、滑、降等功能的綜合遊具,下面鋪設海洋色調的無縫地墊,旁佐鳥巢鞦韆及雙人鞦韆,讓孩童彷彿徜徉在大海懷抱中。
和順國小校長陳良圖表示,為結合在地文化特色,以「台江內海意象-海翁」為發想,設計「鯨魚」遊戲場,隧道溜滑梯為鯨魚線條主視覺,側邊搭配鯨鰭攀爬網,學生爬上鯨身後可仰望鯨首噴泉裝置藝術,收尾處結合鯨尾設施,展現鯨魚優游大海的壯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