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讓我們跟著電影《雜貨店老闆的兒子》(The Grocer's Son)、《艾瑪的冒險假期》(Hands off Mississippi)到法國和德國旅行!
《雜貨店老闆的兒子》
《雜貨店老闆的兒子》帶我們開著雜貨店的流動店舖車,遊歷法國東南部的普羅旺斯山區小城。
這年夏天,由於父親心肌梗塞,安瑞離開待了10年的巴黎,帶著心儀已久卻止於鄰居關係的克萊兒,回到普羅旺斯山中的家,幫母親照顧史佛薩雜貨店。
山區幅員遼闊,安瑞駕著老爸的流動店舖車,照著父親原來服務鄉里的路線,每天造訪山區裡的住家。在這樣一個看似單調無聊的生活模式中,我們發現並經歷了這一家四口人的喜怒哀樂:經營髮廊、開跑車的哥哥方斯華個性壓抑,長期服抗憂鬱症藥,嫂嫂離家出走、哥哥在父母面前還粉飾太平、逼自己一步步走向絕境(還好鎮小,一舉一動都容易被發現,安瑞及時救了他,也終於做對了一件大事讓老爸另眼相看);爸爸大男人、幼稚不講理(一場全家難得共聚、還有客人克萊兒在場的晚餐,老爸的挑剔、跋扈、臭著臉對老媽頤指氣使,觀眾都忍不住想賞他一記耳刮子!)、生了重病去掉半條命還一樣這麼討人厭(這是安瑞對他爸的直言評語);安瑞與老爸之所以不合,正因個性和老爸最像、長不大又不負責任,卻也沒從老爸身上得到借鏡、警惕自己(因為不希望克萊兒離開、就扔了她託寄的模擬考卷);媽媽個性溫和,總是逆來順受的忍耐家中三個男人(看來哥哥是像了她)…。
「不介入你們的家庭糾紛」,是旁觀者克萊兒的堅持,但開朗積極的個性對這個山中停頓打結的家,有了一定的鼓舞作用,她堅持做自己(包括結束17歲開始的5年半婚姻、26歲才唸函授大學、在流動店舖車上塗鴉、一心實踐去西班牙留學的夢…),讓自私、拙於表達、個性又悶的安瑞,出現種種生活中的驚喜與生命的另一種可能。
這些每天因開流動店舖車、固定見上一面的故鄉舊識、鄉民長輩,有的耳背、有的囉唆、有的刁鑽、有的小氣…,個個卻都讓安端「日久生情」。安瑞漸漸發現,賣雜貨並不是剛好養家糊口的一樁生意而已,它更是這些鄉親故里每日的希望、寄託與生活潤滑劑,甚至還是對老人家們每日噓寒問暖的一種關心:拾雞蛋的獨居老鰥夫日漸癡呆、身體每況愈下;代言禱告的老婦所交易的是求主聆聽、燙米粉頭的風流潑婦其實面惡心善…,安瑞在與他們近距離接觸、了解與被了解、需要與被需要之後,找到了自己、也重新認識了親友家人、接納與被接納。當這一切人世紛擾塵埃落定、身心靈得到了安頓,繽紛多彩的流動店舖車,馳騁在陽光普照、生意盎然的普羅旺斯山間小路時,紅塵中翻滾的每個人都忍不住嚮往:這樣的山居歲月呀,夫復何求?
《艾瑪的冒險假期》
歐洲的鄉間景色都很像嗎?一樣是老人多多,不一樣的是南歐的浪漫風情與中歐質樸特性;一樣是溫馨小品、不一樣的是長不大的美男子安瑞換成早熟懂事小朋友艾瑪。
《艾瑪的冒險假期》藏身在今年第3屆台灣國際兒童電視影展的「童年時光機」邀展的電影單元中,由到鄉下外婆家過暑假6周的艾瑪,帶領我們欣賞溫暖動人的德國鄉村景致,這是介於漢堡和柏林兩大城市之間、坐車各需一小時的農村小鎮,跟另一部德國佳片《艾瑪的禮物》(EMMA'S BLISS)有著同樣的農村質樸故事背景,更巧合的是,兩片女主角一大一小都叫EMMA!
《艾瑪的冒險假期》劇情簡單:小艾瑪依例每半年自己拎個小箱子坐巴士到鄉下多莉外婆家過寒暑假,遇上了外婆好友柯先生過世,他的姪子希望繼承遺產、將農地改建成大賣場賺取暴利,因此與整個小鎮展開了一場逗趣的爭奪戰,決勝點卻是柯先生遺留下來的一匹難以馴服的母馬—密西西比。
住在城裡的世儈姪子打算將這匹馬廉價賣給肉商做馬肉香腸,艾瑪與她的朋友於是展開營救密西西比的計畫…。這部充滿童心童趣的電影,畫面豐富,躺臥在草莓園、邊摘草莓、邊噴奶油、入口即化的鏡頭,誰看了不垂涎欲滴?無論是騎單車或是騎馬,一幕幕一望無際的稻浪或麥田穿梭其間,心都跟著放了長假;加上鄉間有意思的生命—無論是雞、鴨、牛、羊、豬、狗、驢、馬、還是外婆、獸醫和一群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全成了都市塵囂、人心嚮往而不可得之的美好風景,就像艾瑪開場說的:「從我懂事以來,我媽就一直很忙很忙…」,所以她總是期待著長假來臨,離開灰白色調的城市到外婆家過上一段無拘無束的彩色童年。
這部為德國兒童拍的電影,在最後上字幕時、還以密西西比的動畫馬來教導孩子重視電影的幕後功臣:導演、原著、編劇、攝影、化妝、服裝、配樂、剪接、字幕翻譯,並展開德國地圖標示這個美麗鄉村的位置及交通,還提醒你騎馬和騎車一樣要戴安全帽…有興趣的觀眾似乎馬上就可以啟程前往南歐山城與中歐小鎮喔!
《雜貨店老闆的兒子》中文官方網站:
http://grocer.swtwn.com/
中文部落格:
http://blog.sina.com.tw/grocer
第三屆台灣國際兒童電視影展網址:
http://www.tictff.org.tw/index_c.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