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期中選舉結果陸續出爐,雖然紅潮未現僅掀漣漪,共和黨仍有望從民主黨手中,重奪國會眾議院控制權。至於選情膠著的參議院,也在亞利桑那州和內華達州戰勝共和黨,民主黨已確定獲得五十個席位,將繼續是聯邦參院多數黨。
近百年歷史,美國執政黨通常會在期中選舉中掉失國會席次,眾議院平均達近三十席。但這次民主黨在眾院只損失了不到十席,遠比二○一○年歐巴馬時代期中選舉,民主黨丟掉六十三席少得多,且在參議院續掌多數,難怪拜登總統喜出望外。
除了國會改選,這次也有數十個州舉辦州長選舉,其中最受關注的是爭取連任的佛羅里達州州長德桑提斯,他以近六成得票壓倒性當選,使得這個昔日的關鍵搖擺州正式轉為紅州(共和黨代表色)。德桑提斯四年前僅以約三萬票優勢險勝對手,但這次選戰大幅拋離民主黨對手將近二十個百分點,增加不少參選下屆總統的本錢,因此也成為川普防備的對象。川普已經公開警告他不要參加二○二四年總統大選,否則將公開他的黑資料。
有志再戰總統寶座的川普,選前為超過三百三十名候選人背書,企圖維持並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川普效應」在年初共和黨內初選時發揮顯著效果,所支持的參選人大都勝出,讓他更意氣風發,出錢出力,走遍全美為支持的候選人站台。
不過川普在黨內初選的亮眼成績,並未反映在期中選舉結果,選後美國無論保守派或自由派的媒體大多認為,即使兩黨在期中選舉勝負未分,但川普已被認定為共和黨最大輸家,德桑提斯則變成最大贏家。就連一向力挺川普的《紐約郵報》及福斯新聞,都以頭版宣稱德桑提斯為「德未來」(DeFUTURE)。
原本川普選前就要宣布角逐二○二四,在幕僚和共和黨高層極力勸說下才勉為其難延後。不過有分析認為,川普過早釋放消息稱將於十五日宣布再選二○二四年總統,刺激了許多民主黨支持者出來投票。對共和黨來說,川普可說是個兩面刃。
反觀拜登,由於民主黨的表現好過預期,讓他又興起再次競逐總統的意念,拜登在記者會上稱,將於明年初決定是否競逐連任總統。有分析指出,民主黨在期中選舉只是小輸,讓拜登競逐連任的信心大增。
年齡問題本來是拜登尋求連任的罩門,如果他連任成功,完成第二個總統任期時將年屆八十六歲。不過,由於民主黨黨內無大將,加上拜登與民主黨人都視川普為國家威脅,他本人及支持者仍認為他是下屆總統最佳人選。
按照這樣的情勢,不排除二○二四年美國總統選舉,仍將是拜登vs.川普,重演二○二○年局面,只不過兩人又都老了四歲。對美國這個老牌民主國家來說,這毋寧也是一種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