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師林儀珊至嘉義縣柳溝國小疊溪分校演講生命故事。圖/教育部提供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為體現生命教育價值,教育部國教署辦理「藝術展或動態展演」,邀請總統教育獎歷屆獲獎者至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分享自身生命故事,由40位生命教育人才庫講師協助辦理活動,並以偏遠地區學校為優先,截至111年10月底已舉辦完成75場次生命教育講座。
出生在南台灣鄉村的講師周美智,出生10個月即罹患小兒麻痺,下半身癱瘓成為重度肢體障礙者。因緣際會之下,她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長才─陶藝,即使因肢體障礙比一般人更加辛苦,但創作的喜悅仍讓她能持續堅持下去。目前在台南經營「磐創作陶坊」。
講師彭嘉慧因為母親罹罕見疾病的關係,從小就需要負責分擔家庭重擔,打理家中的大小事務。國三時,父親罹患癌症,她獨自一人處理住院事宜及照料父親。一路上,她勇敢扛起家庭重擔,還要兼顧學業成績,更承受雙親相去離世的打擊,但這些磨練非但沒有擊倒她,反而讓她體會到了生命的可貴,她現在醫院擔任護理人員,發揮專業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講師彭嘉慧於景新國小進行生命教育演講。圖/教育部提供
講師林儀珊是聽障人士,七個月大時被診斷出有先天性聽神經障礙,幾乎全聾、無法治癒。在國小一年級時,在父母的支持下開始了舞蹈學習之路。雖因聽力障礙,讓她學習舞蹈比起一般人加倍辛苦,然而她不喊苦,努力不斷練習,從國小開始參加各項舞蹈比賽取得佳績,被稱為「精靈舞者」,其經歷更曾被翻拍成迷你劇「舞出寂靜」。她目前為國小行政人員,工作之餘也參與公益舞蹈演出以及活動,持續用舞蹈與對生命的熱愛帶給更多人感動。
講師顏毓瑾為極重度多重腦性麻痺患者,但身體的障礙並未阻攔她追尋人生的夢想,她在30歲時上大學、完成資訊傳播的碩士學位,並獲金鷹獎、總統教育獎等肯定。她在高中時期社團老師的引介下接觸「腦性麻痺地板滾球」運動項目,在國內腦性麻痺滾地球比賽屢獲佳績,同時也擔任社團教練。現在她是財團法人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的社團滾球教練,並在外商公司擔任銷售的職務。
國教署表示,辦理生命教育活動可以專題演講和座談會或動態展演等多元形式進行,藉由總統教育獎歷屆獲獎者以順處逆的生命經驗,啟發高級中等以下學生對自我生命價值和意義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