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幾包玉米粒加熱以後,開始蹦出白白的爆米花,高雄女中地球科學老師蔡靜誼讓學生動手做實驗,記錄爆米花蹦開的時間數據且予以分析,學習考古學家破解史前謎團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定年法,自創蔡氏「爆米花定年法」,讓學生們玩得不亦樂乎,被教育部選為教育家人物典範。
她會用市售洋芋片罐子裝水並放入珠珠,製作出冰芯,教導學生觀察冰芯中的「氧同位素」數值,了解古代的氣候變遷,每位學生都成為小小的古氣象學家。蔡靜誼說,她喜歡課程裡有幸福感,希望自己的課程能夠傳遞知識與熱情,她會讓學生操作科學家進行的實驗,觀察大氣、學習天文、探索太空與海洋、觀測地質與古化石。
蔡靜誼分享自己深受高中國文老師啟發,老師講解「桃花源記」時,不只帶領學生賞析詩文,還陪著學生觀賞作家張曉風的劇本「武陵人」及賴聲川的舞台劇「暗戀桃花源」。當年老師的創新教學風格,深印在蔡靜誼腦海,也影響了她日後的教學。
蔡靜誼開設「地科福爾摩斯課程」、「高中生地球偵探」等有趣課程,搭配實驗、觀摩及講座,深耕學生的地科知識;帶領學生參加國際科展,屢獲佳績,也替教育部撰寫「氣候變遷調適」教材,擔任教育部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教科用書審定委員會委員,並在地球科學學科中心參與課綱的編修,積極推動地科教育。
「科學除非你超級有興趣,不然會有一點硬;就算你很感興趣,有時卡在那邊,也是會有一點苦。」蔡靜誼傳神形容科學家埋首研究的艱辛歷程,身為地科老師,她能做的,就是以具有巧思的活動、遊戲與案例來豐富地科課,幫助學生打破學習門檻,無形中潛移默化地科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