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桂遵化身「尤」魚老師,用生動導覽帶給民眾深刻印象。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本報綜合報導】熱愛藝術導覽的退休教師尤桂遵,退休後在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擔任義工二十餘載。生性幽默的她,為了讓導覽內涵更生動,化身為「尤」魚老師,以童謠、歌仔戲曲調搭配簡潔文字,念唱俱佳,每次導覽都讓訪客留下深刻印象,成為玻工館最美好的風景。
尤桂遵從事教職三十二載,自新竹高中退休後,擔任東園國小晨間伴讀義工以及新竹市圖書館、動物園等文化場館義工,以至於今,可說奉獻教育界半個世紀,今年不僅榮獲教育部教育奉獻獎,也獲全國績優文化義工表揚。
學不厭、教不倦
要讓人人幸福
「獲獎不只是對我的肯定,更是人生的榮耀!」尤桂遵說:「我們這一代,受的教育是:老師要學不厭、教不倦。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的能者;能夠成為促進別人幸福的人,才不枉生人世!」
尤桂遵擔任東園國小低年級學習成就或學習動機低落孩子的晨間伴讀老師時,總能視孩子的學習情況,安排校園教學,利用自然景物如樹葉、小鳥,配合書本內容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且以耐心陪伴、關懷、鼓勵與孩子互動,讓他們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學習成長。
導覽內容豐富
參與民眾賺到了
「溫暖的陪伴與愛,對孩子而言是很需要的正能量。」尤桂遵舉例,「小家(化名)」小一剛入學時,是個容易受情緒影響而放棄學習的孩子,學習注音符號特別吃力,早自修時間陪在他身旁伴讀,每當小家情緒不穩時,就帶著他到校園走走,協助他穩定情緒。
「小家」的班導師也說,只要早自修時間有尤老師晨間伴讀,小家當天的情緒就會穩定很多,現在升上二年級的小家,開始願意拿筆寫字,學習動機明顯逐漸進步。
新竹教育處指出,尤老師樂於分享生命、創造快樂,曾在新竹中學發起捐好書勤勵德運動、創辦惠他社和校園國劇社,到各國小分享活化歷史的生命故事,到各國中帶領校園生態義工社團。市府舉辦活動,只要尤老師來當義工,都可以看到她積極熱情地問著各項細節,好讓導覽內容更豐富,也讓參與活動的民眾直呼:「超敬業的義工奶奶,真是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