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文靜(品味私塾創辦人)
喜馬拉雅山有一個國家,街上的狗兒,四腳朝天,腹部外露地躺在路中央午睡。我被狗的慵懶吸引,看著牠,羨慕牠,人來人往,牠全無戒心。如果四處走動,會發現另一個現象:沒有肉舖,一家都沒。全國不屠宰動物,不釣魚,不打獵。也不殺蟲,蔬果100%有機。
飛機落地於中國大陸和印度間的山脈,我正抵達古老地球的某個角落。若用走入「古裝戲拍片現場」來形容,或有輕佻,但舉目望去是穿傳統服裝的人,以氂牛、騾為運輸的社會。我好奇與吃驚地適應一個真實世界的不真實感。
這是不丹,一個不殺生的國家。世界上,唯一以藏傳佛教立國的國家。
不丹人來自古代西藏人。不丹的意思是「吐蕃的邊陲」,曾經是吐蕃的部落,西藏文化傳遞的最南端。這裡海拔3000公尺,但最高處超過7000公尺。
生活在高海拔、嚴寒缺氧、惡劣的自然環境,在飲食上無法苛求,他們並不禁葷食,但不殺生。不過,一般家庭的葷食攝取不多,彈性素食。當地土地貧瘠,種不好作物,海拔3000公尺的環境,人吃什麼飲食?
起司(奶酪)+辣椒,這是國菜。冬天很冷,吃辣能驅寒。我們的配菜辣椒,到了不丹,成為主菜,與起司一起烹調為燉菜,餐餐都有,戶戶都吃。
這道國菜有時所用的起司是氂牛的乳製品。不丹的辣椒與起司,是一種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這裡很難說有美食,菜樣的變化也不大,只能隨有限資源就地取材,有本土特色。
他們如農業社會,隨老天爺的賞賜,遵循著四季,春天的蕨菜,秋冬的乾菜,食物簡單,一如生活的簡單。
生活簡單,是選擇。
不丹是最低度開發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後一個開放電視與網路的國家。
元宇宙來臨,他們抵擋不了,但刻意地保持距離。這也是選擇。沒有臨海,給了他們阻絕的優勢,很多人民一生沒見過船,也沒見過鐵路。沒見過,無從比較,少了炫富,生活容易簡單。
在分秒必爭的地球,他們慢慢吃飯,不疾不徐,雞犬相聞的祥和連狗都能感覺出來。出門不用上鎖,很少有小偷和暴動,人民的壽命超過90歲。
他們不認同西方過度物化,一昧追求經濟成長而忽略根本。因此提出「國家快樂力」的治國主張。行動,反映思想,導因於信仰。若不是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這是萬般的不可能。這也是為什麼全世界只有一個不丹。
他們並非鄙視財富,只是不將此視為衡量生命厚度的單一價值,更不想變成金錢奴隸。
在不丹期間,有一天,我到訪深山裡的寺院,這是皇室之地,外人少入。喇嘛們引領在森林環抱的大地坐下,四下靜默,遠處是蜿蜒繞山的河流,只有如悶雷的誦經聲,迴盪於山谷。那一刻,腦中雜念,紛紛落地。那一刻,真是抵達古老地球的某個角落。
那天,下山時已天黑。領路人拿著火把,在黑暗中緩步下山。寺院在身後,眼前,只有黑,還有高掛的月亮。黑,意味暗處有不明、有未知的威脅,讓人隱約不安。但那時並不害怕,或因暗中有一支前引的火,或因月色安撫。我在想,這就是不丹人的日常心境。
近年來,古國的門逐漸開放,電視與網路讓世界走入不丹。城市的誘惑,進口品的迷人,外面世界的招手,讓不丹的人心跟著蠢動,失業率與自殺率攀升形成社會問題。
門打開,迎來的不是光亮,那是什麼?這個問號太大了,我只能留在喜馬拉雅山,留給午後是否還能悠然而睡的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