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距攝影蛹 關注昆蟲滅絕危機

 |2022.11.09
1226觀看次
字級
比斯在美國舉辦攝影特展,透過一系列昆蟲標本照片,鼓勵大眾對這些昆蟲有新的認識,關注當前昆蟲衰退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危機。圖/取自Levon Biss Photography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對大多數人來說,昆蟲是一種令人煩惱或害怕的生物,尤其出現在家裡時。但英國攝影師比斯(Levon Biss)拍攝一系列迷人的蝴蝶蛹微距照片,展示牠們多樣化的外觀。這些昆蟲正從幼蟲蛻變為成蟲,意味著照片中的所有毛毛蟲都將很快變成蝴蝶。而且比斯還在美國舉辦攝影特展,以他用顯微鏡拍攝的一系列昆蟲標本照片,鼓勵大眾對這些昆蟲有新的認識,關注當前昆蟲衰退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危機。

比斯說:「這些微距照片是在英國斯特拉特福蝴蝶農場(Stratford Butterfly Farm)拍攝的,由於蛹的大小,牠們是在定製的裝置上使用照片堆疊技術拍攝,這裡大多數物種都是亞洲物種,但我計畫在新的一年與非洲物種進行第二次拍攝,以提供進一步的設計多樣性。」

比斯補充,這系列照片是一個正在進行中計畫的一部分,該計畫著眼於「自然設計的多樣性,無論是卵、蛹還是繭,大自然都會創造出一系列壯觀的景象,這些外型通常是針對特定物種的。」

圖/取自Levon Biss Photography

模仿環境偽裝  躲避捕食者

許多超凡脫俗和奇異的蛹已經進化成具有欺騙性的外觀,透過模仿附近的植物和環境,來躲過潛在捕食者的必要偽裝。有些模仿自然,比如腐爛的車前草或長滿苔蘚的樹皮,也有更加巧妙的,例如點綴著草間彌生式的圓點或披著鏡面金色塗層的衣服。

比斯說:「這些照片既有娛樂性又具有教育意義,讓觀眾在欣賞進化創造的複雜細節,同時觀察主題的多樣性。我們需要了解牠們很重要,不能因為有些很難看到而忽略牠們。」他補充說:「微距攝影的挑戰是在一個零點五公分長的主題上取景,還能夠強調某些特徵。」

比斯目前在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舉行一個名為「滅絕和瀕危」(Extinct and Endangered)的特展,關注當前昆蟲衰退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危機,他強調:「我認為人們不了解昆蟲的重要性,以及牠們為我們作為一個物種和整個地球所做的事情。」

昆蟲數量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從棲息地喪失到氣候變化,從殺蟲劑到化肥,都可能會對在生態系統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昆蟲造成巨大傷害。比斯說:「昆蟲可能永遠不會再存在於這個星球上,主要是因為人類的影響,這是令人沮喪的。」

圖/取自Levon Biss Photography

昆蟲數量下降  影響生態系統

儘管對人類至關重要,但昆蟲往往被低估和誤解。比斯指出:「昆蟲為人類做了很多積極的工作,但這點被忽視了。牠們為我們的農作物授粉,為我們提供食物,分解有機物質,回收土壤中的養分。人類需要昆蟲遠遠超過昆蟲需要人類,我認為我們應該理解這點。」

透過突出昆蟲的多樣性,並讓公眾了解這些昆蟲的豐富細節,比斯希望利用他的藝術技巧做出改變:「我想提高人們對昆蟲衰退危機的認識,並透過對話幫助民眾了解我們需要昆蟲世界的生物多樣性。」

比斯拍攝一系蝴蝶蛹微距照片,展示牠們多樣化的外觀。圖/取自Levon Biss Photography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