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今、明兩天於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行線上與實體同步論壇。圖/佛光大學提供
【記者羅智華高雄報導】因疫情影響而睽違三年的第五屆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今、明兩天於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行線上與實體同步論壇,有來自全球十二個國家、四十六間大學與研究單位校長、學者,及海內外道場住持、法師,總計逾三百位專家共襄盛舉線上論壇、場面熱烈。
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佛大董事會董事長、南華大學董事會副董事長慈惠法師、台灣教育大學系統總校長吳清基、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總校長楊朝祥誠摯歡迎與會嘉賓。楊朝祥於開幕式表示,校長論壇歷年來在融合品德教育、促進國際合作、培養佛法人才等方面集思廣益,獲多方共識;本屆大學校長論壇,以佛教精神的慈悲為主軸,探討「慈悲在現代教育中的意義及實踐」,包括大學如何運用知識實現慈悲精神等主題。
「慈悲教育是最好的道德教育,能令眾生歡喜,翻轉人生!」心保和尚談到,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一向重視教育,以教育培養人才,發揮生命意義與價值,慈悲在佛教教育有其重要性,可讓人不斷提升,相信本屆論壇能為佛教興辦大學激盪出教育火花。
慈惠法致詞表示,全球有這麼多佛教機構,這麼多人從事佛教高等教育十分難得,為此星雲大師開啟大學校長論壇,盼藉此因緣聚集大家交流,透過論壇匯聚學術成果於一堂研討,這亦是非常重要的佛教教育資源。
吳清基致詞時談到,如同孔子所說「因材施教」,主張開展每個人潛能,達到適性揚才。就像佛教大學本著佛陀大慈大悲和教育愛心、作育英才,促進社會進步,這是世界永續發展的一盞明燈。以佛光山系統大學為例,就提供獎學金優惠,幫助經濟弱勢學生接受優質教育,成為人才、蔚為大用,是現代教育的最佳寫照。
本屆論壇共有一個主論壇及六個分論壇,包括「現代大學如何運用知識實現慈悲精神」、「大學推動校務經營如何兼顧效益與慈悲」、「文獻、義理到跨領域-佛學教育的人才培養」、「如何建構國際化共同佛學教育」等,藉此攜手提升大學佛教教育國際化。